美文网首页
资产配置的必要性

资产配置的必要性

作者: 李成强_8cff | 来源:发表于2018-01-28 19:13 被阅读0次

回首2017年,楼市调控升级、网贷乱象丛生、信托打破刚兑、股市去散户化,已然成为“新经济”时代下的真实写照。

时代的更迭,以往很多高收益投资模式渐退光环,依靠买房、炒股等单一渠道投资积累财富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投资者对于长期稳健回报的需求。

面对日益复杂的理财产品线,资产配置就相当是顶层设计,远远要比个别的股票和基金选择重要得多

正如威廉夏普所言“一个成功的投资者,85%归功于正确的资产配置,10% 来自于选择投资目标的功力,5% 必须靠上帝的保佑。”

从下图中,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在每个历史时期和不同年份,各类资产涨跌互现,单一资产难以持续给投资者提供良性回报。

资产配置的必要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资产配置时代的到来,已成为财富管理领域的共识。

那究竟该如何进行资产配置呢?

简单来说,资产配置需要解决的问题里,绝大部分都是股和债的比例怎么配的问题。所以我们今天把主流的资产配置策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股多债少”;

第二类是“股少债多”。

对于“股多债少”的配置策略,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大卫斯文森(David Swensen)。“超过90%的投资收益来自于资产配置”就是他的名言。大卫斯文森被称为机构投资者之父,他管理的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平均每年的收益率可以达到15%以上,这不仅仅是在大学捐赠基金里,而是在所有的金融机构里,都算是很好的成绩了。

他提供了一组数据,从1925年到2005年的80年间,美国的国债上涨了71倍,公司债上涨了100倍,大盘股涨了2658倍,小盘股涨了13706倍。

从这组数据里可以明显的看出,从长期来看,投资股票类资产要比投资其他的收益高很多。因此长期来说,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资产组合应该以股票为主。但是,他也意识到股票类资产虽然长期收益高,但是波动也很大。

举个例子,如果从1928年开始投资美国小盘股,刚投完就会遇到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萧条,投资的小盘股会在1929年跌掉一半,在1930年再跌掉一半,在1931年又跌掉一半,也就是说,如果在1928年投资100块,到1932年,这笔投资累计亏损90%,只剩下10块钱。虽然从1932开始,剧情180度大反转,从1932年到2005年,中小盘股上涨了13.7万倍。但是之前的波动这么大,能抗住的投资者少之又少。

针对这个问题,大卫斯文森的做法是通过两个维度去分散风险。

第一个维度是地域,他会配置全球各国的股票类资产。第二个维度是策略,他配置各种投资策略的股票基金,比如对冲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私募基金等。

总结一下,“股多债少”的投资策略追求的是更高的长期收益。但是股票类资产的波动比较大,需要通过配置不同国家,不同策略的股票类资产来分散风险。

在地域的维度,公募基金里有美国标普500指数、香港恒生指数、德国DAX指数和全球股票指数的基金;

在策略的维度,公募基金里有量化策略、对冲策略、人工主动选股、人工主动选时等不同策略的基金。如果采用“股多债少”的策略,一定要注意通过配置这些基金来达到充分分散风险的目的。

对于“股少债多”的策略,这方面的代表机构是全世界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Water),桥水基金最有名的策略叫全天候策略(All Weather),背后的理论叫风险平价理论(Risk Parity)。

别看有这么多听不懂的名词,其实这个策略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如果想要让投资组合的总体波动比较小,可以使用一种比例,让股票和债券的波动互相抵消。股票的波动大,债券的波动小,想要两者互相抵消,势必要多配债券,少配股票。

有人会问了,如果股票和债券同向波动,也就是说股票涨的时候债券也涨,股票跌的时候债券也跌,这个策略不就没用了吗?美林时钟理论告诉我们,股票在复苏期和过热期里表现比较好,债券在衰退期和复苏期里表现比较好。因此两者同向运行的时候(复苏期),也有此消彼长的时候(过热期和衰退期)。

“股少债多”的目标不是长期收益最大化,而是长期收益的“性价比”最大化。任何投资都是风险和收益成正比,也就是说,所有的收益都需要以承担一定的风险作为代价才能换得。以风险平价理论为依据的“股少债多”的资产配置策略就是一种把长期收益的“性价比”最大化的资产配置策略。

总结一下,“股少债多”,尤其是以风险平价为基础的投资策略追求的是长期收益的最优“性价比”,而不是最高的长期收益。换句话说,“股少债多”策略的长期收益肯定比“股多债少”低,但是前者的波动率更小,而且获取收益的“性价比”更高。

资产配置,并非完美。没有最完美的投资方法,资产配置也不例外。

首先,某类资产长期牛市时,资产配置的表现会落后于集中投资。

比如,1982至1999年期间,美国股市迎来一轮长达18年的牛市。

以标普500指数计算,尽管1990年和1994年是略微下跌的,但这18年的复合年化平均收益率仍高达15%。

而同期资产配置组合的表现,显然是逊于集中配置股票资产的投资组合的。

其次,资产间的相关性提高到同涨同跌时,资产配置也难以分散风险。

众所周知,资产配置有效的前提是资产间的相关性较低,因而才可以通过分散投资降低风险。

但特殊时期,资产间相关性会提高,会出现同涨同跌的情形。

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股市、债券(除国债)、房地产、大宗商品等纷纷下跌,这意味着对美国投资者而言,分散投资几乎完全不起作用。

但从长期投资来看,资产配置的优势则是其它方式不可比拟的。

很多人说,经济增速放缓,钱不好赚了,这也反映了当然的市场环境,也是为什么要做资产配置的原因,通过资产配置实现分散风险增加收益才是最优解。

但是大多数个人甚至一些机构难以通过自身知识掌握每一类资产的投资之道,就需要该领域的专业的基金管理人,正所谓“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产配置的必要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pz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