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二七医院专家介绍:抑郁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直接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今天我们为大家讲解抑郁症的早期症状和与抑郁症患者沟通交流的要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6273418/17da211137b52486.jpg)
抑郁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1、情绪低落症状;情绪低落时抑郁症患者的早期典型症状,患者常表现出愁眉苦脸、无精打采、闷闷不乐、疲惫不堪、消极无助等,总是无故的悲伤哭泣,自我贬低,觉得自己处处落后于人,甚至不配拥有快乐,完全看不到未来,没有希望和憧憬。随着情绪低落症状的逐渐加重,患者还会出现紧张焦虑、心烦意乱等表现。
2、精神运动性抑制症状;所谓精神运动性抑制症状,即指抑郁症患者由于精神懈怠而出现的动作减少症状,轻则表现出动作迟缓,懒散少动,回避集体活动,失去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可出现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的表现,或者终日卧床,不思饮食,不言不语等,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病情加重而出现自杀或自残的想法和做法。
3、思维迟缓;患上抑郁症后,患者的思维会受到极大抑制,常表现出语速减慢,反应迟钝等思维障碍性表现,且思维中的内容大多是消极悲观的。
专家指出,抑郁症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日常与抑郁症患者如何沟通相处,希望对大家有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6273418/1e13b0fbacbb71f0.jpg)
没有是非之争
“事事不称心”是抑郁症患者的特征。当抑郁症患者对家人的言行不如意,家人认为抑郁症患者不通人情的时候,家人应该意识到没有必要与患者辩明是非,讲个究竟。
因为患者对于外界负面的认知决定了他的情绪、态度和反应。抑郁者眼光中的世界是灰暗的,他们对周围一切的评估都是消极的,谈不上客观的理由。因此当患者和家人对于某件事出现口角或争执时,家人没有必要与患者争个明白。
不能过高渴求
抑郁症患者过日子常常显得得过且过、混混沌沌,有的显得拖拉懒散,没有进取心,实际上这正是抑郁症的一些情绪行为表现。
家人虽然会有些看不惯,但还得懂得理解,理解患者在抑郁的状态下就会表现得这么“窝囊”、这么“没有上进心”。对于抑郁症患者应多给予理解和照顾,而不必苛求他们,因为他们已经很无奈了。
淡化无名之火
经常发无名火是抑郁症患者的一个很普遍的特征。处在抑郁状态的人往往是“阴虚阳亢”,浑身不爽,当遇到一点不如意、不称心的事就会莫名其妙地大发雷霆,所发的脾气远远超过小事本身的内容。
事后抑郁症患者也会意识到爆发那么大的肝火其实没有必要,有内疚感,也知道需要克制,但就是不易做到。家人对待他们需要的是淡化,因为向家人发无名火似乎对他们来说是最安全的发泄对象。
分享有益信息
与抑郁症患者的相处要当心无意的“火上加油”。在与他们的沟通交流中要注意多分享一些有益的信息和积极的信息,而不要去谈论一些不幸的消息和倒霉的事情,如自杀、受骗、上当、灾难、苦衷等。
这些不良的信息对抑郁症患者都是恶性刺激,会使他们的情绪变得更加低落。因此,与抑郁症患者交流要把会产生负面效应的信息尽可能去除。
谦让加上忍耐
与抑郁症患者相处最难之处就是谦让和忍耐。因为这种谦让和忍耐包含委屈的成分,有时还有一点压力。抑郁往往是一个慢性的过程,走出抑郁又需要耐心的历程,家人的关爱是患者走出抑郁的支柱。我们应该相信一个早被临床实践证实的客观结果:抑郁症患者康复之时,也就是全家生活质量提高之日。
抑郁症的治疗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因此,对于每个抑郁症患者来说,家人的关怀比什么都重要,家人的陪伴甚至能够化解他们的自杀心理,挽救他们的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