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愿意通过自我约束去承受人生的痛苦呢,因为有种力量在推动我们 这种力量就是爱。爱是人们自律的原动力。因为爱是一种极为神秘的现象,很难得出确切的定义,作者冒昧给出的定义——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首先,爱与非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正的爱。比如坠入情网,是短暂的,只是一种幻觉,不是真正的爱。但是由于迷恋恋爱和性爱造成的自我界限的暂时消失,可以是我们对对方做出承诺,而在履行承诺的过程中,真正的真正的爱情可能产生产生。依赖不是爱,导致消极性依赖的根源是缺乏真正的爱。过分依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与心智的成熟的纯属完全无关,这部分的人只关心自己的滋养,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却不能够忍受成长的痛苦。
其次,爱是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爱,意味着心灵的不断成长和心智的不断成熟。爱在帮助别人进步和成长的同时,也会拓展自己的心灵,使自我更加成熟。换言之,我们付出的爱,不仅能让他人的心智成熟,同样也能使自己获益。所以依赖某一个人,爱宠物,喜欢某个活动都不是真正的爱。
第三,真正意义上的爱,即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让自己和他人都获得成长。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别人。父母缺少自律,心灵不能成长,就不可能让孩子学会自立,获得心灵成长。“自我牺牲”不是爱。对家人的爱,超过理性的范围内就会物极必反。越俎代庖的去照顾原本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只会使对方产生更大的依赖性,这就是对爱的滥用,要让家人获得健康,就必须允许他们自尊自爱,学会自我照顾,爱绝不是无原则的接受,也包括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和严厉的批评。
第四,爱需要付出努力,由于爱是不断扩展自己和他人自我界限的过程,所以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付出,努力就快与圆的界限,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付诸行动,爱不能坐享其成,而要真诚付出,我们爱自己,爱某人持续的努力,帮助自己和他人一起获得成长。
最后,爱是一种意愿。我之所以用意愿来定爱,是为了让它与一般的欲望有所区别。并不是所有欲望都能够转化成行动,而只有强大到足以转化为行动的欲望,才能够称为意愿。真正的爱是行动,是一种由其君而产生的行动,爱一个人却没有付诸行动,就等于从未爱过,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付出爱的时候,在为了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贡献力量的时候,一定是出于自觉自愿的选择,主动选择去爱,而不是一种被动的强迫。
怎样去爱呢?最重要体系体现形式就是关注,我们爱某一个人,一定会关注对方,细心照亮对方,进而帮助对方成长。用心倾听是爱的体现;需要接受失落,面对死亡的勇气;敢于追求独立自主(这也是自尊自爱的体现);全身心的投入是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的机遇;有爱的人需要自我反省(避免冲突);真正的爱珍贵而有限,应该倍加珍惜,妥善使用(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被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