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居说】
——《居说集》之正言篇
居说:舌头很柔软,伤人时它却最硬。
【今日居说解读】
暴力沟通七宗罪
人生的很多困扰,说到底,十之八九,问题都出在关系上。而关系的困扰,说到底,十之八九,都是因为沟通出了问题。
舌头很柔软,伤人时它却最硬。暴力沟通是一把看不见的刀,伤人于无形。英国声音专家朱利安·特瑞雪曾总结过人们说话时最容易犯的“七宗罪”:
1)传播流言蜚语;2)随意评价他人;3)消极、负能量满满;4)爱抱怨;5)找借口推卸责任和过错;6)撒谎与欺骗;7)固执己见。
不可否认,我们很多人或多或少都犯过几宗“罪名”,于无意间伤人于无形却不自知。
比如我们很多人在外和声细语,温情款款,回到家却口无遮拦,冷言冷语。彼此间一言不合,就唇枪舌剑,冷热暴力交替开战,直吵得本该最亲密无间的人却成了最无话可说的人。
常见父母暴力沟通语
做为父母,一句话,可以照亮孩子的人生,让孩子的人生充满阳光和快乐;一句话,也可以让孩子坠入黑暗的深渊,一生都在痛苦中挣扎。
总结父母常用暴力沟通语,主要有以下几类:
1、威胁性话语:“不许哭,再哭就不要你了”、“再不听话,就不管你了”、“再不吃饭,警察就来抓你了”
所有伤害孩子的话里,这类话的杀伤力最大。如果一个人非常懂事,却极度缺乏安全感,很有可能是在早已淡忘了的童年记忆里,听到过这样的话语。
父母永远都无法明白,一句恐吓“不要你”,会让孩子坠入怎样的深渊。不知道这些最“管用”的话,对孩子的杀伤力有多大。它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这样的痕迹:原来,如果自己不够听话不够好,是随时可以被抛弃的。有时候,听话懂事的孩子最让人心疼,因为他们被迫藏起了本该天真无邪的天性。
这样做的后果,是一方面,孩子在被抛弃的恐惧中学会了听话顺从,学会了看父母的脸色观察父母的情绪,学会了小心翼翼用讨好来换取想要的关心和爱。另一方面孩子的安全感被破坏,容易在以后与人相处中变得患得患失,疑神疑鬼,对人不信任,很难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
2、道德绑架性话语:“我那么辛苦,都是为了你、“要不是为了你,我们早就离婚了”、”我这都是为了你好“、”把你拉扯大我容易吗?你这孩子咋就这么不听话!“
人到中年,生活的艰辛,工作的压力,关系的紧张,都可能让人疲惫不堪、心力交瘁。孩子的顽劣和不省心,随时会象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指责抱怨的话压在舌边一触即发。这些话语背后的意思: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让人如此失望。孩子只会这样理解:原来父母所有的辛苦,都是我造成的。
幼小的孩子既没有能力改变生活的现状,也无法承受化解莫大的愧疚情绪,成人生活所有的艰难和不容易,不是孩子能够承受的重量,也不应该成为孩子犯错后,加重孩子负罪感的理由。这样做的后果,只会让孩子在自责和不安中自我逃避。
生活确实很苦,扛住真的很难,可那是为人父母的责任,不是孩子的错。
3、指责报怨打击挖苦性话语:”你怎么那么笨,这点事都做不好“、”你怎么不动动脑子,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我养你有什么用“
出现问题,有了情绪,指责抱怨、打击挖苦除逞了口舌一时之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因为言辞过于情绪化,让孩子有了逆反心理抵触情绪,更不利于问题的面对和解决。
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现问题后不知道总结经验教训,不去避免在同样的问题上犯同样的错误。
孩子的成长,本就是一个在不断犯错中调整改进循序渐进的过程,与其抱怨与打击,不如正面引导孩子,如何坦诚面对已经造成的后果。
未来的路,终究要靠孩子自己来走,再好的教育,也抵不过孩子自己的亲身经历。
4、攀比刺激性话语:“人家谁谁谁都考了多少分,你考了多少分?”、“某某某都考上了什么学校,你看看你?”
有个段子说得很扎心:每个孩子从小都有一个天敌,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相信很多孩子,都曾经或正在生活在这样的阴影下。
攀比性刺激性话语并不会激发孩子想进步的决心和行动。郑渊洁说:经常拿比孩子强的人刺激他,这类语言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是毁孩子的王牌语录。
当父母总是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比自己孩子的缺点的时候,会让孩子的自信心受挫,觉得自己事事都不如别人,产生嫉妒或者自暴自弃的心理。
对孩子不评判不对比,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挖掘TA的闪光点,才是让他不断进取的源泉和动力。
在这个世界上,能被你伤到的,永远是心里有你的人。因为他们在乎你的一言一行,关心你的一举一动。你说的每句话,他们都看得很重。
那些不在乎你的人,你说什么,对他们来说无关痛痒,又怎么会被你的三言两语左右情绪。
最后,分享一首英国诗人黛安·仑曼斯的小诗:
如果我能再次养大我的孩子,
我会先蹲下,再温柔地诉说。
我会多用拇指竖起,少用食指指点。
我会注意少一点责备,而去多一点关心。
我不再追求对权力的爱,我会效法爱的力量。
永远不要低估,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爱和温暖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