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那天,领导从老家回来,一如既往地带回来若干瓜果蔬菜,外带他二姑给的一只鸭。
我抱着胃在沙发上哼哟,领导在厨房忙活着收拾鸭,他微信电话响了,是他亲娘,我婆婆。
先问到家了吧?又问我怎么样了,用那种凶巴巴的语气说让我别在家靠,出去看看,本来我就不舒服呢,听得我就烦了,但那是领导他亲娘,所以他没烦。
话题继续,就听我婆婆叮嘱她儿子今晚上一定要把豆芽炒了,不然就坏了。这男人忽然就炸毛了,嚷嚷着说“知道了!别叨叨了!”
这咋了?不用我问,挂完电话领导就在厨房给我控诉上了。
中秋那天中午,领导的狐朋狗友们携家带口在我家聚餐,因为觉得菜够了,准备的好几个青菜就没炒,吃饭期间呢,我婆婆就好几遍喊她儿子去把豆芽炒一下,说怕菜不够吃。
客人们纷纷阻拦,说菜已经很多,别炒了,吃不了。领导也觉得,都是自己人,够吃就行了,炒了来吃不了不也是浪费?所以就一直没听我婆婆的安排。
结果,客人走了,我婆婆说话了,那豆芽 ,是她想吃。
不是,你想吃你说啊,你在自己家,你想吃个菜,你儿子负责灶台又不用麻烦别人,你用得着非打着给客人吃的旗号一遍遍说吗?你就说你想吃,你儿子还能不给你做?
临走 ,我婆婆跟她儿子说,你带走一半,我们留下一半。结果我公公张口就是一句:都拿走,我不炒。
得,我婆婆也很没志气,没说一句“你不炒我自己炒”,就让她儿子全部带回来了。结果这儿子都到家了,她还在惦记那豆芽。
唉,你说你这,一天了也没吃上自己想吃的菜,还没人心疼你,何苦?
领导在那边抱怨他娘,我抱着胃在沙发上附和:就是就是,要是我想吃,一定会说,那谁啊,我想吃那个豆芽,你去炒了呗!
你一言我一语,我俩一个厨房一个客厅,隔着好几米,沟通了一个关于沟通的话题。
其实,早些年,我也是一个不会开口的哑巴,不过,我不是不好意思,我是固执地等着人家“懂我”,“理解我”,“看见我”。
第一次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夏天,中午上下班的时候大太阳很晒,不止一个人跟我说,你买个凉帽啊!
我就不,我等着有人主动给我买,等有人把我需要的凉帽送给我,结果,到现在也没人主动给我买过凉帽。不过没关系,我学会了自己给自己买,还会一次买俩。
那时候矫情吧,总想着,如果对方在乎你就能看见你的需求,所以,不说,就等人家猜,等人家把事做到你心里去。女人心,海底针,这有几个男人猜得到?
而且我想,有我这想法的女人肯定不少,为了这个经常“作”的女人肯定也不少。
当然,心思细腻把女人照顾得很好的男人,也不是没有,但基本上要么渣要么被女人嫌弃。
日子过久了,有些道理慢慢就悟出来了,生气了要说为什么生气,而不是自己气得半死对方反而觉得你不可理喻,想要的等不到就主动跟他说,要不来就自己拿。
可惜,我婆婆活了一辈子,也没学会说出自己的诉求。
不止如此,还没想着自己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