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听了两遍,还是没听懂。第一遍听到阿淑结婚那段,有点感兴趣,可听着听着后面又出现了好多人,最后就不知所云了。第一遍听完下来就只记得阿淑,所以我以为整篇文章是围绕着阿淑的婚姻来讲的,觉得是前面是我没听仔细,所以第二天又重新听了一遍,结果还是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不得不去百度一下,才知道讲的不止是阿淑,而是整个社会阶层的人,难怪人物会这么多。
听书听的不明白,就只能仔细阅读了,我又重新看了一遍。
首先,这个题目我就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刚开始也觉得应该是温度,可温度是九十九度,哪有这么高的气温?百度才知道,这里说的“九十九度”乃华氏计温,相当于摄氏37.3度。《九十九度中》,主要是描述了北京夏季炎热的一天,社会各阶层人不同的生活场景。
文中的人物有很多,因为写的是各阶层的人,所以也就没有单一的主角了。文中描写了挑夫,车夫杨三,王康、卢老爷、阿淑、逸九、琼、张家老太太过寿的场景等等。不过,不管是听还是看,我的注意力依然是阿淑。
文中有一段描写:那天,她初次见到那陌生的,异姓的,异性的人,那个庸俗的典型触碎她那一点脆弱的爱美的希望,她怔住了。能去寻死,为婚姻失望而自杀么?
我想,每个女孩心里可能都会有一个完美伴侣,阿淑应该是渴望和逸九那样长得俊的人在一起的吧。她想逃脱家庭去冒险,去飘落,但她没有勇气,也没有办法,只能被迫结婚。
特别是看到她被催婚那段,不免也就想起了大家面对催婚时的心情。虽然年代不同,阿淑和我们处境不同。她没办法说不,但我们却可以。但是,当听到父母或是其他人说,你的父母老了,身体也不太好,要为他们考虑,要早点结婚而不是让他们担心之类的话,不免也会很伤感。也许这里有共情之处,读文时就引起了阅读兴趣。
逸九在和老卢他们在喝酒闲聊时,看到了身穿长衫的女人,想起了死去的琼,也想起了阿淑。想起前年他和阿淑遇见,装束不入时的阿淑倒有种特有的美,一种灵性……我本来以为他喜欢阿淑,但后面他看着女人离开时,三人同时发出了感慨,逸九又想起了琼,琼应该才是他的恋人吧。“愿有情人都成眷属。”这句话应该是逸九说的。
其实,文章如果细细读来,在脑海中还是能出现一幅幅场景的。它们就像一个个镜头,连接起来的电影,记录一个时代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缩影。不过镜头闪得快,稍有不留神,便错过了。对于我这种读书少,追求快速阅读,又不晓得什么手法的人来说,也就体会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