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断有些时日的缘故,这一章节我断断续续的记叙,凌乱而杂散,其实回忆不就本是如此,由一件事触动到另一件事的记忆,触动点千奇百异,或许我们可以就简单看着,保持开放。】
或许因为许多时候的我是个与人吵不起来的人,连带着出家门后跟我打交道的人也温和起来。我和鱼仔,也就是阿荣师兄还是好聚好散,我们过后也有些联系,和试交往之前类似,感觉那一个月只是插曲,倏忽而过。
告别他之后,我和阿宝去了一趟厦门。阿宝算是我大学时期处得最近的一圈姐妹之一,毕业后也保持着联络,特别是大家开通微信朋友圈之后,彼此关注并点评对方状态甚是熟络;那时候她状态似乎不是很好,也有给我打过电话,后来说想到厦门玩几天,我想着陪她散散心挺好,于是同意请假同游。之前虽已经去过几次厦门,但其实并没有真正去厦门太多地方,多是懒散闲淡的走走看看坐坐聊聊,许多景点也未曾去过,阿宝的旅游方式和我差别比较大,她大老远的跑到一个地方就是为了观那些热门景点,于是我这次算补了缺。
毕业两年多再见到大学好友是很开心的,但在旅馆初次见到的时候还是小吓了一跳,虽然她性子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大嗓子说着话也不失兴奋,但人瘦了很多,画了眉毛和妆容的脸憔悴而沧桑,我觉得心疼、担忧与陌生,但也仅仅是自己心里当下的感受和触动而已,我还是若无其事又开心的和她聚一起并玩了三天,其中比较花时间的项目还是凑热闹去了鼓浪屿,只是如今记忆比较深的就是旅程走得又累又倦,或许因为穿着坡跟靴的缘故。
我们就住在曾厝垵,晚上到白城沙滩吹海风看夜景,既说到彼此工作也谈到感情状况,我还是没有倾述的习惯,对陈医生和荣师兄等概未提及,毕竟已是过去。听她的择偶观和交往观,和与小美交流时的感触类似,更多时候唯有安静认真听着,觉如听课受教般,虽感叹她们能讲出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有种强势而精明的架势,但心里总肯定的觉得自己对某些观点及行为是不太认同也就学不来做不到的,我无比喜爱的,是那个《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的小故事,那也是我理想的婚姻状态,所等待的无非就是自己的那个老头子,我接纳他他接纳我,彼此自发的信赖包容喜爱对方,而没有别扭的调教或心术,没有世俗的设定,只有开放的感觉,这样想来,其实我对生活总归还带着诸多不太切合实际的理想,我只能悠悠的等。
从厦门回公司后,我就接到通知,公司今年选择对山东区域专店进行货品盘点,因为财务中心派出的人员里有两位是未曾出差的年轻妹子,领导们讨论后决定我也抽空参加,既是监盘也算照顾、带领两位优秀新员工。我那时候虽刚从厦门回来,但心结未解,对于从常规的生活中抽离身心到外地出差很是欢迎,于是,我开始准备出差的事宜。
说起来,我那几个月的工作生活仍是很顺利的,认真工作学习,感觉每天都有所进步和收获,无论是部门内部还是跨部门间,和同事们的合作关系都很顺畅,另外,证券事务部和法务部都来了新人,两个年轻人的加入令同事圈里热闹不少,都是不失幽默又家教良好的人,我们每天一起吃饭聊天戏耍,感觉青春而愉快。
这期间除了本职工作之外,我也算积极地参加公司的其他项目活动:6月份的时候,我和呢姐经倩姐举荐,参加公司入职引导人系列课程培训,因为此前参加内训师培训时,在一个小组自由命题试讲环节里我就选择了如何做好入职引导人的话题开讲,作为唯一想到这话题的人,我本身看重这一环节,因此对这样的培训有一种内心的亲切和接纳;因为我本出自会计部,又时常和小龙等人在一起,和财会部门的许多人不算陌生,9月份的时候便作为“家属”参加了他们的部门活动,到潮州凤凰山露营过夜看日出,驱车蜿蜒曲折直上凤凰山的时候,看着不断被抛低的车外山景,我们不禁在车里唱起歌来,一群年轻人在一起,似乎有了一种即便现在我做着最苦最累的工作,也要逮住一切缝隙玩笑生活的纯真和生命力,我喜欢和他们在一起时的放松与快乐;10月份的时候,我主动报名加入公司企业文化与商学院建设项目,成为项目组的一员,并由此认识了品牌管理部阿蛙、物流部香香等气味相投的同事,尤其是阿蛙竟然是我宿舍邻居,我自此多了个很处得来的朋友,我还因为后来表现优异而得到和君咨询方面人员的青睐,项目经理是个年轻干练的女子,项目第一阶段工作快结束的时候竟送了我一个托人从美国买回的coach手镯给我,尽管后来我因几乎不戴首饰而赠给舍友,但仍惊讶与感念她的赏识与喜爱。
凤凰山上的那个夜晚雾气弥漫,空气冷肃,人数众多,第一次在山顶露营的我只觉无比享受。我喜爱那些篝火、帐篷和年轻爱笑的脸,陌生人间互借油盐器物的情谊,以及闲聊之下竟有相识之人的惊喜,更喜爱云雾中的天池和小路,头顶上方孤独的月亮。夜深时分,我在热闹中离开众人,寻到一块巨大的石头,然后抱膝坐在石头上方看着天空,背后传来的人声依稀可辨,黑暗中篝火与灯光显得格外暖熙,我在清冷的夜风中伴着月光觉得满足,我想告诉我爱着的人我虽想念但随缘,如这月现月隐皆有时,我满足于它看似无情无欲的存在。只是,我最终还是选择沉默。
因为寒冷及烧烤、游戏的缘故,那个夜晚很多人睡得并不安稳,三四点钟的时候就需起来,准备继续爬山去看日出,有些人实在舍不得离开被窝选择继续睡觉,我们一行人乘着雾气到预定地点的时候已经有好些人等在了那边,还有数人驾着专业的摄影设备等待拍摄,但却直等到七八点钟仍不见雾散,只得各自散去。冷冽的空气清醒人心智,我觉得自己心情是愉快的。
上学的时候我就对企业文化和商业伦理较感兴趣,当初选择工作的时候对各个企业的了解阶段也是对此多有看重,工作后虽然一心做好自己本职,此外并不太关注公司里其他事情,但我本就是止不住思考的性子,其实也积累了自己诸多企业经营与职场工作的想法,恰逢公司招募企业文化与商学院建设项目成员,便报了名。另外,我与主持项目的和君咨询及解老师算有些渊源,这也是不犹豫报名的原因之一。
应是在我大三的时候,和君咨询到学校招募实习生,我当时对咨询感兴趣,上和君官网浏览了之后很受吸引,觉得上面的价值诉求和有故事的人物都是自己敬佩尊重想跟随的,于是便投简历并通过了首轮面试,但收到他们短信通知第二轮面试的时候我却迟疑了,那时候我正好回家,和爸爸在道路施工现场看工人作业,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他在知道需要实习半年时间,以后可能得去北京工作之后劝我放弃,而我在首轮面试因对面试官印象不佳,觉与自己从官网了解的和君人相去甚远,本就热情大减,又不想提前离家返校,于是费了些周折联系到通知者并主动放弃了后面的面试,这算是我与和君咨询的初次接触。
大四的时候因朋友举荐,给和君粤东分部的讲师当了一天的讲师助理,白衬衫黑西裤高跟鞋,说话口渴站得心累,也算是第二次有交集。然后就是和小白去桂林阳朔旅游的时候,她说起和君粤东分部在招人,觉得我回公司不如去和君,希望我去。那时候她和早就在里面的师兄已经是恋人,我答应试一试,于是和他们有了更多的接触,并被邀请参加师兄在学校的一次小型讲演活动,又和他们一起到工作场所参观,不久后通过YY语音听了那一届和君商学院的大课,按要求用文字录下董事长和另一位讲演者解老师的课程内容。这是我第一次听解老师讲话,声音通过网络传过来非常好听,而且我对他所讲的内容很是认同与喜欢,觉得若跟随这样的前辈真是有福,但那时候我已经对和君咨询内部合伙人机制有所了解,知自己一直接触的其实是粤东地区的合伙人团队,并不作多想。我几天后就跟师兄提出自己还是留在本公司的决定,我讲出的理由听起来有些奇葩,其中有一点就是他原本只是我朋友的恋人,这几次的接触让我觉得,如果又变成我的同事和上级,感觉非常别扭,我还是喜欢简单点的关系。
这样子讲在老江湖眼中或许极孩子气,但确实是我决定不加入他们的理由之一,当时的我还是长期处于极其简单人际关系的阶段,我周围的朋友几乎都是单身,即便不是单身,我也只跟她们往来,即便偶尔她们的男友在场,也几乎不交集,但突然之间和自己朋友恋人成为一个小团队的工作同事,而且那几次的接触让我觉得工作下去必是会有些矛盾,他们的工作环境也更为复杂,毕竟需要和不同公司团队打交道需要拓展业务,我觉得很头大;当然还有了解之后还是觉得那不是我想加入的团队,各方面对我吸引力不够大这样更主要的原因。
师兄好笑的接受了我的各个理由,在我的观念和世界里,他的身份再次简单标上小白的男友,后来改成小白的丈夫,除此之外我和他没有任何交集,我觉得这样子很好,数年之后他意外因工作出现精神问题,我和数个与小白相熟的朋友了解了情况,但大家能做的其实有限,我也唯有观望和通过网络逗笑小白,只是小阶段之后我在他频发的朋友圈里终究忍不住点评泼了他冷水,或许言辞对路,隔天他截图表示感激之意并终于消寂一段时间的样子,在小白等家人的努力下逐渐康复。小白在许多方面是我欣赏敬佩的对象,她虽看起来比较高大,但其实说话与性情都温柔,擅理财懂感情,是那种不徐不缓就把许多大事都做好的女子,能取舍能坚持,清楚自己。
两年后我加入项目组,这是我第四次与和君咨询的人打交道了,不同的是,这次是解老师的团队,我曾通过网络听过课也算小崇拜过的人,人生有时是有些奇妙的,我原以为只能远远听其声的人竟来到身边,常驻同个公司和楼层且成为共事关系,我觉有些难得但也仅此而已,并没有感觉激动的情绪,只是因为自己是由此前听课而对他有印象的缘故而总称呼他为解老师至今,又因为我们都有饭后散步的习惯,路遇会彼此点头致意罢了。后来解老师和我们学院的院长还成为公司的独立董事,我在做项目看历史资料的时候也才知道,公司在多年之前就与和君咨询有合作关系,现在的企业文化也是经由他们的手建设起来,且常年保持合作关系,想想,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项目初期其实我做的事情并不多,招募公司内部的同事进项目组似乎重在提升内部参与感,我们分成多个小组按项目经理的分配执行任务,我所在小组的组长是终端培训科的新主管,也就是玲姐的接班人,另外还有设计部的一位帅哥,早期在他打篮球的时候经舍友介绍知道了他,据说腿型最美,他后来在我之前辞职回老家自己创办了珠宝设计和制作工作室,看朋友圈所发的状态,发展得还不错,他们两个都曾担任公司年会的主持人,这算不算是另一种巧合?阿蛙则是个性子特立独行清爽麻利的女孩子,专写公司文案,文笔很好但不投巧,似乎不太适应他们部门或者是公司生活,意外的是,她和我成为我们小组里真正做事的人,我们都受不了拖沓和推卸,接到任务就手脚麻利的去完成,也因此一段时间接触之后觉气味相投而渐渐在工作之外也来往起来,她带我去好几处她觅得的地方吃美食,我也会去她宿舍看书聊天,得益于她胆大妄为的在公司置办了冰箱炊具,有时还能吃到她煮的美食,可惜的是,后来她也在我之前辞职离开公司,我不得不说我所熟识的几个人在那段时间相继离开,对我做出辞职的决定不无影响。
因为自我感觉对项目组的工作贡献不大,后来一次会议中我主动向项目经理提出,觉得自己可以在企业文化读本的某些部分有所帮助,当时她或许并不以为意,但我首次修订的结果和我面谈时提到的修订理由及观点等无疑令她惊喜,她不禁说发现我很有做咨询的潜质,我笑着告诉她之前曾有机会进入和君,但我现在挺喜欢自己的工作;后面我又陆陆续续接了更多任务,和她们的合作是很愉快的,节拍相似处事方式相似,我是商院出身他们是企业咨询出身,其实思维与理念也都有些同根同源,沟通起来很方便,于是我虽认识解老师在先,但其实和他除了点头之交并无直接交流,反而与她更熟络,也有了后来她赠我手镯的情谊。
我并不觉得自己费了很多力气,但这个项目活动却在不自知间为我赢得更广泛赞许,后来我的升职公告并非只是公式化的人事调整通知,而是提到了我到新部门后的种种突出表现,其中就包括了这个项目,倩姐说人事部领导都向她夸我,当然,也顺便把她这上级拉下水帮忙后期的一些工作了。
附: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安徒生
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故事。那是我小时候听来的。从那时起,我每次一想到它,就似乎觉得它更可爱。故事也跟许多人一样,年纪越大,就越显得可爱。这真是有趣极了!
我想你一定到乡下去过吧?你一定看到过一个老农舍。屋顶是草扎的,上面零乱地长了许多青苔和小植物。屋脊上有一个颧鸟窠,因为我们没有颧鸟是不成的。墙儿都有些倾斜, 窗子也都很低,而且只有一扇窗子是可以开的。面包炉从墙上凸出来,像一个胖胖的小肚皮。有一株接骨木树斜斜地靠着围篱。这儿有一株结结疤疤的柳树,树下有一个小水池,池里有一只母鸡和一群小鸭。是的,还有一只看家犬。它对什么来客都要叫几声。
乡下就只有这么一个农舍。这里面住着一对年老的夫妇——一个庄稼人和他的妻子。不管他们的财产少得多么可怜,他们总觉得放弃件把东西没有什么关系。比如他们的一匹马就可以放弃。它依靠路旁沟里的一些青草活着。老农人到城里去骑着它,他的邻居借它去用,偶尔帮忙这对老夫妇做点活,作为报酬。不过他们觉得最好还是把这匹马卖掉,或者用它交换些对他们更有用的东西。但是应该换些什么东西呢?
“老头子,你知道得最清楚呀,”老太婆说。“今天镇上是集日,你骑着它到城里去,把这匹马卖点钱出来,或者交换一点什么好东西:你做的事总不会错的。快到集上去吧。”
于是她替他裹好围巾,因为她做这件事比他能干;她把它打成一个双蝴蝶结,看起来非常漂亮。然后她用她的手掌心把他的帽子擦了几下。同时在他温暖的嘴上接了一个吻。这样,他就骑着这匹马儿走了。他要拿它去卖,或者把它换一件什么东西。是的,老头儿知道他应该怎样来办事情的。
太阳照得像火一样,天上见不到一块乌云。路上布满了灰尘,因为有许多去赶集的人不是赶着车,便是骑着马,或者步行。太阳是火热的,路上没有一块地方可以找到荫处。
这时有一个人拖着步子,赶着一只母牛走来,这只母牛很漂亮,不比任何母牛差。
“它一定能产出最好的奶!”农人想。“把马儿换一头牛吧——这一定很合算。”
“喂,你牵着一头牛!”他说。“我们可不可以在一起聊几句?听我讲吧——我想一匹马比一头牛的价值大,不过这点我倒不在乎。一头牛对于我更有用。你愿意跟我交换吗?”
“当然我愿意的!”牵着牛的人说。于是他们就交换了。
这桩生意就做成了。农人很可以回家去的,因为他所要做的事情已经做了。不过他既然计划去赶集,所以他就决定去赶集,就是去看一下也好。因此他就牵着他的牛去了。
他很快地向前走,牛也很快地向前走。不一会儿他们赶上了一个赶羊的人。这是一只很漂亮的羊,非常健壮,毛也好。
“我倒很想有这匹牲口,”农人心里想。“它可以在我们的沟旁边找到许多草吃。冬天它可以跟我们一起待在屋子里。有一头羊可能比有一头牛更实际些吧。“我们交换好吗?”
赶羊人当然是很愿意的,所以这笔生意马上就成交了。于是农人就牵着他的一头羊在大路上继续往前走。
他在路上一个横栅栏旁边看到另一个人;这人臂下夹着一只大鹅。
“你夹着一个多么重的家伙!”农人说,“它的毛长得多,而且它又很肥!如果把它系上一根线,放在我们的小池子里,那倒是蛮好的呢。我的老女人可以收集些菜头果皮给它吃。她说过不知多少次:‘我真希望有一只鹅!’现在她可以有一只了。——它应该属于她才是。你愿不愿交换?我把我的羊换你的鹅,而且我还要感谢你。”
对方一点也不表示反对。所以他们就交换了;这个农人得到了一只鹅。
这时他已经走进了城。公路上的人越来越多,人和牲口挤做一团。他们在路上走,紧贴着沟沿走,一直走到栅栏那儿收税人的马铃薯田里去了。这人有一只母鸡,她被系在田里,为的是怕人多把她吓慌了,弄得她跑掉。这是一只短尾巴的鸡,她不停地眨着一只眼睛,看起来倒是蛮漂亮的。“咕!咕!”这鸡说。她说这话的时候,究竟心中在想什么东西,我不能告诉你。不过,这个种田人一看见,心中就想:“这是我一生所看到的最好的鸡!咳,她甚至比我们牧师的那只抱鸡母还要好。我的天,我倒很想有这只鸡哩!一只鸡总会找到一些麦粒,自己养活自己的。我想拿这只鹅来换这只鸡,一定不会吃亏。”
“我们交换好吗?”他说。
“交换!”对方说,“唔,那也不坏!”
这样,他们就交换了。栅栏旁的那个收税人得到了鹅;这个庄稼人带走了鸡。
他在到集上去的路上已经做了不少的生意了。天气很热,他也感到累,他想吃点东西,喝一杯烧酒。他现在来到了一个酒店门口,他正想要走进去,但店里一个伙计走出来了;他们恰恰在门口碰头。这伙计背着一满袋子的东西。
“你袋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农人问。
“烂苹果,”伙计说。“一满袋子喂猪的烂苹果。”
“这堆东西可不少!我倒希望我的老婆能见见这个世面呢。去年我们炭棚子旁的那棵老苹果树只结了一个苹果。我们把它保藏起来;它待在碗柜一直待到裂开为止。‘那总算是一笔财产呀。’我的老婆说。现在她可以看到一大堆财产了!
是的,我希望她能看看。”
“你打算出什么价钱呢?”伙计问。
“价钱吗?我想拿我的鸡来交换。”
所以他就拿出那只鸡来,换得了一袋子烂苹果,他走进酒店,一直到酒吧间里来。他把这袋子苹果放在炉子旁边靠着,一点也没有想到炉子里正烧得有火。房间里有许多客人——贩马的,贩牲口的,还有两个英国人:他们非常有钱,他们的腰包都是鼓得满满的。他们还打起赌来呢。关于这事的下文,你且听吧。
咝——咝——咝!咝——咝——咝!炉子旁边发出的是什么声音呢?这是苹果开始在烤烂的声音。
“那是什么呢?”
唔,他们不久就知道了。他怎样把一匹马换得了一头牛,以及随后一连串的交换,一直到换得烂苹果为止的这整个故事,都由他亲自讲出来了。
“乖乖!你回到家里去时,保管你的老婆会结结实实地打你一顿!”那两个英国人说。
“她一定会跟你吵一阵。”
“我将会得到一个吻,而不是一顿痛打,”农人说。“我的女人将会说:老头子做的事儿总是对的。”
“我们打一个赌好吗?”他们说。“我们可以用满桶的金币来打赌——100镑对112镑!”
“一斗金币就够了,”农人回答说。“我只能拿出一斗苹果来打赌,但是我可以把我自己和我的老女人加进去——我想这加起来可以抵得上总数吧。”
“好极了!好极了!”他们说。于是赌注就这么确定了。
店老板的车子开出来了。那两个英国人坐上去,农人也上去,烂苹果也坐上去了。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农人的屋子面前。
“晚安,老太太。”
“晚安,老头子。”
“我已经把东西换来了!”
“是的,你自己做的事你自己知道。”老太婆说。
于是她拥抱着他,把那袋东西和客人们都忘记掉了。
“我把那匹马换了一头母牛。”他说。
“感谢老天爷,我们有牛奶吃了。”老太婆说。“现在我们桌上可以有奶做的食物、黄油和干奶酪了!这真是一桩最好的交易!”
“是的,不过我把那头牛换了一只羊。”
“啊,那更好!”老太婆说。“你真想得周到:我们给羊吃的草有的是。现在我们可以有羊奶、羊奶酪、羊毛袜子了!是的,还可以有羊毛睡衣!一头母牛可产生不了这么多的东西!
她的毛只会白白地落掉。你真是一个想得非常周到的丈夫!”
“不过我把羊又换了一只鹅!”
“亲爱的老头子,那么我们今年的马丁节①的时候可以真正有鹅肉吃了。你老是想种种办法来使我快乐。这真是一个美丽的想法!我们可以把这鹅系住,在马丁节以前它就可以长肥了。”
“不过我把这只鹅换了一只鸡。”丈夫说。
“一只鸡?这桩交易做得好!”太太说。“鸡会生蛋,蛋可以孵小鸡,那么我们将要有一大群小鸡,将可以养一大院子的鸡了!啊,这正是我所希望的一件事情。”
“是的,不过我已经把那只鸡换了一袋子烂苹果。”
“现在我非得给你一个吻不可,”老太婆说。“谢谢你,我的好丈夫!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情。你知道,今天你离开以后,我就想今晚要做一点好东西给你吃。我想最好是鸡蛋饼加点香菜。我有鸡蛋,不过我没有香菜。所以我到学校老师那儿去——我知道他们种的有香菜。不过老师的太太,那个宝贝婆娘,是一个吝啬的女人。我请求她借给我一点。
‘借?’她对我说:‘我们的菜园里什么也不长,连一个烂苹果都不结。我甚至连一个苹果都没法借给你呢。’不过现在我可以借给她10个,甚至一整袋子烂苹果呢。老头子,这真叫人好笑!”
她说完这话后就在他的嘴上接了一个响亮的吻。
“我喜欢看这幅情景!”那两个英国人齐声说。“老是走下坡路,而却老是快乐。这件事本身就值钱。”
所以他们就付给这个种田人112镑金子,因为他没有挨打,而是得到了吻。
是的,如果一个太太相信自己丈夫是世上最聪明的人和承认他所做的事总是对的,她一定会得到好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