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时间热播的《小欢喜》,其中有一个剧情,宋倩和童文洁因为误以为两个孩子早恋,产生了隔阂,情急之下,宋倩说了不好听的话。

因为方圆那段时间遇到中年危机,被辞退了,在家待业。宋倩说方圆吃软饭,童文洁当时很不高兴,因为本身也不是这样,方圆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不是没有去找。而且在家也不是什么都不管,做饭照顾孩子一样没落下。
宋倩说这话明显越界了,不管朋友之前关系多好,都不要去干涉人家家里的事情,尤其是夫妻间的。需要帮助你可以伸手,可以提建议,但是不要过分的干涉。
不光爱情上,亲人之间也是如此。
2
小张的姐姐和姐夫婚后经常吵架,每次姐姐都跟小张吐槽,有次吵的严重还动手了,这是小张不能接受的,劝姐姐离婚。
谁知道人家俩人最后和好了,因为这个事情,姐姐觉得小张没有设身处地地为自己想,结婚没多久就离婚,影响多不好。加上姐夫的煽风点火,对小张就慢慢的疏远了。
小张也很生气,明明是你找我诉苦的,我是在帮你,为你出主意,结果却成了我的不是了。
她的问题就是没有把握好界限,姐姐诉苦自己可以倾听,可以安慰,但是不要干涉人家夫妻间的事情,因为我们都做不到感同身受。过日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知道合适不合适,也只有自己做重大决定。
不管是在平时的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做到界限感,不该说的话不要说,不该做的事不要做。

3
老乡小雨,刚来北京的时候,借助在姑姑家里。姑姑经常跟小雨说婆婆的不好,大到孩子的教育,小到今天做什么菜,婆婆都要干涉。
小雨大部分时间都是笑而不语,有时候还会劝姑姑,舌头和牙齿还避免不了打架呢,别说是一家人了,大家相互包容一些,很多事情就过去了。
小雨清楚的知道,就算不是借住,自己也不应该去指责姑姑的婆婆什么。而且对于姑姑来说,只是需要一个地方倾诉,自己做好“垃圾桶”就好了。
4
生活中,我们都会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平时朋友闺女一起聊天,吐槽婆婆或者老公哪方面做的不好,同事一起吃饭,吐槽老板哪些地方太苛刻,太不人性化。
一旦不注意界限感,就会出现越界的情况,前者影响跟朋友闺蜜之间的关系,后者影响工作。

5
那如何保持界限感,成为一个有界限感的人呢?
第一,不要掺和别人的家务事。
比如闺蜜说婆婆怎么怎么不爱干净,你可以建议闺蜜通过平时的爱干净,一点点来影响婆婆,但是尽量不要说让对方分开去住。
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如果因为这个影响到闺蜜的家庭关系,就不合适了。
或者你可以说说自己是怎么处理类似情况的,但是一定不要直白的说你要怎么怎么做。
第二,不要说老板/同事坏话。
大家都吐槽老板如何如何不好的时候,你听着就好了,可以不说话不发表言论。千万不要跟着一起说,因为你不知道你说的哪句话,就会变成另一个版本传到老板/同事耳朵里了,社会是现实的。
第三,学会换位思考。
你可以想想,如果别人对你说这样的话,你能不能接受。自己都不能接受的话,那别人也没法接受的。

6
那我们怎么拿捏这个界限感的度呢?
有个很简单的判断方法,你说了以后,看对方是不是直接略过,或者不接话了。一般我们对于不高兴的话题,都是这样的处理方式。
还可以观察对方的表情,大部分人听到不舒服的话时,表情多少都有些不自然。如果对方明显的不高兴了,你还继续说,那就严重的越界了。
以后和朋友聊天时,可以多留意一下,看自己说的话,别人是否会接下去。如果没有,那就要思考是不是越界了。
尤其是情绪不好的时候,我们情绪平稳时,都会比较注意,但是爆发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控制不住的情况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改进,你就会发现,对界限感掌握的越来越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