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澳洲之前,听到从欧美国家回国的中国父母讲,如果孩子8岁前去国外,很容易被国外的文化所影响,中文会变弱很多。而8岁之后去的话,因为在国内受了一些中文的教育,对祖国的语言和文化有更多的理解,所以中文还能保持一定的水平。
这就是我家活生生的案例。我们就是在女儿8岁搬到澳洲来的。
所以在这个敏感的8岁来到澳洲,樊霖姐妥妥的做好了一定要让女儿坚持读写说中文的决定。甚至在到了澳洲后,还托朋友买了国内的语文教材国际快递过来,想继续教女儿学下去。
刚开始的两个学期还算凑合,但是随着女儿英语越加熟练和顺手,对学中文的抵抗便越来越强烈。在经过几次激烈的拉锯战后,以樊霖姐的失败而告终。女儿现在的中文水平,就停留在会说,不会写,勉强会认一百个字的水平了。
这件事给我一个深刻的思考。到底要不要继续强迫女儿学中文,因为作为妈妈的担心是,中国现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发动机,以后万一还回到中国去工作,不会中文肯定不会有好工作,甚至不会看中文合同,被别人卖了也不知道啊!
我仔细观察一下澳洲的华人小孩在学中文这件事上,基本分成三类:
1,一类是完全放弃的。家里也不说中文了,也不学认读中文了,完全成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澳洲人;
2,一类是被家里逼迫着还在学中文的,虽然不乐意学,但是还是能够说,能够有些读写能力;
3,还有一种是小孩子在国内的中文底子打的比较好的,这种我最羡慕,因为中文不学了也可以应付听说读写了。
那么哪一种好呢?到底我们华人的小孩在国外要不要继续学中文呢?
我们先来看看外国人是怎么学习第二语言的吧!
拿我家先生举例。他上学的时候,芬兰语和瑞典语是必须学习的,同等重要。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可以选学英语,俄语和德语。于是他选了德语和英语。
等他大学毕业后在芬兰工作了几年,就派去了瑞典。没问题,因为学过瑞典语,生活无压力。
随后他又被公司派去了香港,然后又派去了上海。在亚洲生活了近二十年,他的香港话停留在‘烧卖,虾饺和*你老母“的水平;普通话停留在:你好,谢谢,发票,没有了’的三岁小孩的水平,当然主要是靠英语,在中国活了下来。除了英语,其他语言都没派上用场。
先生的侄子上学的时候也是选了德语和英语,并且去了德国留学和工作了两年。凭着在德国学习金融的经历,他35岁就当上了芬兰一家跨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德语派上了用场。
先生的侄女上学的时候也是选德语和英语,人生给她的机会是去巴西工作一年,在那个以说葡萄牙语为主的国家,她也是靠英语在生活了一年。
这样做比较的目的,是想说,我们的孩子在未来有着各种无限可能的工作机会在世界的各个国家。小时候所学的各种外语,长大了或许用的着,或许就完全用不着了。做家长的,是否太执着于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学中文或者不学中文,其实都是自己的愿望和目的,而不是孩子本身的爱好。
如果你在国内还有着生意,并且希望孩子在未来可以继承。那么,我觉得,即使小鞭子要不停的抽着,也不能让孩子忘了中文。譬如王思聪,人家5岁就出国读书了,但是现在不仅中文仍然特别溜,中国文化甚至贵圈文化更是比谁都明白。
如果你将来也还想着孩子能回国发展,那么学习中文也是非常必要的。以现在中国发展的趋势,未来会中文在国内工作和生活是必要手段。
若论华人孩子在海外长大回国发展的好的,看看娱乐圈就知道。从王力宏,到彭于晏,到李治廷,会中文都给自己带来无穷尽的人生历练机会。
中国老话说,人各有命。有的孩子可能未来一直会在澳洲生活,居住,也可能去欧洲,非洲,南美洲生活和工作也说不定。那么所学的中文还真有可能派不上用场了。
这次在悉尼的杜莎蜡像馆看到澳洲名医Victor Chang的蜡像,想想如果我们的孩子未来像他一样称为世界名医,真的不用回中国,也不用学中文,澳洲的事业就已经做到登峰造极了。
所以,与其纠结于到底孩子应不应该坚持学习中文,还是做父母的先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我希望我的孩子未来一定回国工作吗?学中文是我自己的意愿呢,还是孩子自己喜欢的?问过自己之后,再决定是否坚持让孩子把中文学下去。
做父母的,自然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小时候多学点本领,万一长大后用的着呢,技不压身嘛!但是在这个观念下,我们是否又是一条路走到黑的延续着强迫孩子学本领,而忽视了孩子本身的意愿呢?
樊霖姐此文其实主要是劝那些与孩子纠结是否坚持中文学习的父母们,无论你坚持和不坚持,都没有对和错之分,因为孩子们未来的人生路,还是他们自己选择去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