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的时候,我在读书角借阅到一本田梦著写的《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杨绛》。这本书把杨绛先生的事迹娓娓道来,把我从高中的迷茫中拉回来,犹如一盏明灯,告诉我不必慌张。从那时起,我慢慢了解杨绛先生,并把她作为我人生的标杆。
三日不读书,日子不好过
杨绛先生小时候就跟随着父亲读书,只要有时间看书,无论是中英文书她都爱去啃,是个小小书痴。
有一回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好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个星期不让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
阅读是杨绛先生最大的爱好和渴望,也是她一生都在完成的事情。这不仅丰富了她的内心,也让她打下了深厚坚实的文学基础。
在陪钱钟书在英国牛津读书的时候,她在图书馆丰富阅读外国文学,自学语言,研究和翻译外国文学。哪怕是到了生活拮据,但只要夫妇身上有余钱,他们就会去购买书籍。
她对书的钟爱,远远超过了其他,从书里,她收获了独立的思想、见解和主张,从而比常人更睿智、豁达、从容……
这样的女人不一定具有天姿国色,却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她们感性却不失理智、优雅而不失孤傲、内敛却不失风趣……
岁月的积淀赋予她即深厚又和婉的智慧光华,她就像下午四五点的阳光,绚丽、柔美、毫不刺眼。
不要紧,我会弄
钟书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钟书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杨绛问是怎样的灯,她说“不要紧,我会修。”钟书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杨绛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
杨绛说“不要紧”,钟书真的就放心了,因为钟书很相信杨绛说的“不要紧”。
遇到什么事情,杨绛不是忙着抱怨,而是去想办法,动脑筋,把问题给解决。
就算是在明国时期因为文革给人剃了"阴阳头",她也是不卑不亢,找办法解决。她总是让人安心,用自己的方法,让人度过难关。
仿佛所有的事情,只要她说:“不要紧”都能被解决。
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在明国所有的爱情中,钱钟书与杨绛之间的爱情,是最让我动容,最让我向往的。
这是最纯粹的爱情,是世间最好的爱情,是选择一次,便是终生的爱情,是一种岁月静好、细水流长的爱情。
两人1932年初遇于清华园,钱钟书身穿青布大褂、戴老式眼镜,彰显出温文儒雅的气质,而杨绛也是个清秀的可人儿,两人一见倾心。
生怕对方跑了似的,见面时一个便说:“我没有订婚”,一个也说“我没有男朋友”。而后两人便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
他们育有一女,可最后,女儿丈夫,纷纷先杨绛先走。钱钟书的最后一刻,杨绛先生一直陪在他身边。在他走后,杨绛先生更是没有让自己闲着。她忙着收拾钱钟书生前的手稿,最后这些珍贵的作品得以慢慢问世。
钱钟书说:“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着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
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他们让我们见到,什么是相濡以沫的爱情,什么是长相厮守的爱情。这无关地位、无关门第、无关金钱,这只与爱相关。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杨绛《百岁感言》
她穿越百年风雨,经历坎坷洗礼,向世界昭示着温柔宁静之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