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晚,自上色彩课后至睡前,心情极度恶劣,其原因在于课上听出老师对我所画的作品有嫌弃之意,大概表示为搞不懂我在干什么、上课定没听讲此类。
顿觉天大委屈,虽说我的画作确系拙劣,但私以为本人诚恳之求教态度以及在网课期间人人挂机的背景下,在文字讨论区敲出的存在感,应不至于被冠以“搞不懂在干什么”之名,思虑再三,得出结论:确实是能力不足且心气太高,妄图得到本不该属于我的东西,如老师的良好态度之类。
我大概消沉了,透过一节色彩课瞬间看到了前途渺茫的景象,大学四年突然显得可有可无。
一个人作为一个拥有主观意识的个体,面对另一个同样拥有主观意识的个体,特别是当后者是文科或艺术方向教师、领导,同时在该教师、领导所系的工作理论中不存在公式与真理这类客观性强、巨有说服力的武器时,作为一个参与者、一个被领导者或一个学生很难在他们不幸参与的这项工作中寻到被主观主导的老师或被主观主导的领导所描述的“标准”。
上述是我在色彩课后不愿承认自己的客观拙劣从而滋生的主观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