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
A:你为什么不谈恋爱、不结婚?
B:因为我没有遇到对的人!
A:那你是怎么定义“对”的人,话说:只有对的人,才能遇见对的人,那么你是对的人吗?
B:…
我们都听过这个益智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他的碗轻轻碰击,引来一串串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失望地摇着头,接着去试下一只碗……他几乎挑遍了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没有一只让他满意,就连老板捧出的自认为是店里碗中的精品,也被他摇着头,失望地放了回去。
老板很纳闷,问他老是拿手中的这只碗去碰别的碗是为什么?他说,有位长者告诉过他挑碗的诀窍,当一只碗与另一只碗轻轻碰撞时,如果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那便说明,这是一只好碗。
老板恍然大悟,拿起一只碗递给他,说:“小伙子,你试试这只碗,保管你能选到心仪的。”
年轻人依言行事。奇怪,他手里拿着的每一只碗都在轻轻碰撞下发出了清脆的声响。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老板笑着说:“道理很简单,你刚才试的那只碗本身就是次品,用它试碗,声音必然浑浊。你想得到一只好碗,先要保证自己拿的也是好碗……”
就像一只碗与另一只碗的碰撞一样,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碰撞时,需要付出真诚才能发出悦耳的响声。自己带着猜忌、戒备之心与人相处,就难免得到别人的猜忌与怀疑。其实,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生命中的“贵人”,前提是你应该与人为善。你付出了真诚就会得到相应的信任,你献出了爱心就会得到尊重。反之,你对别人虚伪、猜忌,别人给你的也只能是一堵厚厚的墙和一颗冷漠的心。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只碗,盛着善良、信任、宽容、真诚,也盛着虚伪、狭隘、猜忌、自私……请剔除碗里的杂质,然后微笑着迎接另一只碗的碰撞,做最好的自己。
对的人、好碗,无异于当头棒喝,让我觉醒!
在现实世界里,希望遇见对的人,是每个人的愿望,但是这不是我们能够决定,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变成对的人!
今天在看《精进3》时,采铜讲到了一个概念:改变底层叙事。这个概念猛一听,感觉有些摸不着头脑,过于专业。其实,跟刚刚讲到的“成为对的人,才能遇见对的人”如出一辙,亦有同工异曲之妙!
我举个例子。一个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常常表达成一句话:“我要找到对的人。”在这句话里,用了一个动词“找”,也就是他或者她对于爱情用了一种“寻找”的叙事。又比如,有些人会思考人生意义的问题,由于他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就会问:"怎样找到人生的意义呢?”在这里,同样用了一个动词“找”。又或者,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最值得做的事情是什么的时候,他可能会问:“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去做的事?"同样,这个问题也隐含了一种"寻找"的叙事。
著名心理学家陈海贤曾被综艺节目《幸福实验室》邀请为嘉宾。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他在节目里为一些现实中的夫妻“把脉”,提供专业见解。节目中有一对夫妻关系特别融洽,那个男生原本是一个浪子,喜欢吃喝玩乐,但是遇到那个女生以后,渐渐改变了自己,变成了一个非常顾家的男人。而那个女生,原来是一个非常有计划性的人,比如她会提前一年就计划一场旅行,但是认识了那个男生以后,也渐渐接受了某些没有计划性的生活。这两个人原本是非常不一样的两种人,却出奇地相处得很好,这是为什么呢?
陈海贤分析说,他们在相处中,把两个人的差异变成了惊喜。特别是女生对男生是蛮包容的,她说自己是“找到了对的人”,可陈海贤说这个女生还是谦虚了,“不是说她找到了对的人,而是她用这种欣赏和认可,把对方变成了对的人"。陈海贤的这句话是非常有智慧的,因为他做了一种叙事的转变,首先,“差异”的叙事变成了“惊喜”的叙事,然后,“找到对的人”变成了“把对方变成对的人”,而这种改变并不是靠单方面的要求和期待,而是靠“欣赏和认可”。这实在是太有启发性了。
我们不知不觉中就会采用“寻找”这种叙事,不能说“寻找”不玩但是如果你认为“寻找”是唯一的途径,那么思维就被限制住了。"寻找叙事有两个潜在的陷阱:
一是不知道怎么面对“找不到”的情况。如果一个人就是找不到他想要的,他不知道怎样去改变这种局面,他会产生一种无力感。
二是存在“一山望着一山高”的情况。人总是想找到更好的,就会总是对现在拥有的不够满意,但是又不知道要找到多好的才是止境!
但如果把“寻找”叙事转变为“创造”叙事,会发生什么呢?你可以想象自己不是一个“寻找者”,而是一个“创造者”,通过合适的方式。那么你就可以--
“创造”与你最合拍的“人生伴侣”
“创造”属于你自己的“人生意义”。
“创造”能充分发挥你才能的“工作”
当你采用“创造”叙事,你会发现你能做的事一下子就增加了很多,打开了很多可能性,你对生活、对自己的人生也有了更多的军心的力量也在增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