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根据学诗这几年来遇到的问题,将其中比较典型的几点汇总在这里。
对于诗歌创作的二三建议一、不明词义,变“伤”为“殇”
百科中对“殇”的定义是:①早夭为殇;②战死为殇;③极度的悲恸为殇。我不一一举例,只是想问问,诗里动不动出现“殇啊殇”的,到底谁家孩子夭折了让你这般挂念,或者这个世界怎么你了?
这种情况也不是个例,如“言”、“语”都有说话的意思,但“言”偏重主动的说,“语”偏重被动的答;再比如“侵”与“伐”,都有攻打的意思,但“侵”比较偏向于无理由的进行战争,“伐”则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讨伐。这些我也是后来经过学习才知道的。
我们在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自己是知道所用字词的意思的。不独是为了不出错,也为了让读的人不至于被误导。似“殇”“伤”之谬,不未免尴尬且荒唐吗。
对于诗歌创作的二三建议二、辞藻堆砌,不知所云
有那么些人写诗时,莲必作菡萏,月或称清虚。通篇下来,貌似很高大上的词写了贼多,自己的感情全然不见。哦抱歉,我读书少,攀不起你这尊学究。
我们会发现,古今许多传世的,感人肺腑的诗,基本都是用字平实的。如“儿童相见不相识”,全句未著一字感慨,但物是人非之状跃然纸上,流传千古,其中有什么你不能理解的词眼么?
人是群居动物,那些诗,也包括各种文学作品,无论开始时是抱着什么目的去写的,终究是要给人看的。如果同时代的人,看你的诗尚且感到费劲的话,我怀疑它是否真的有存在的意义。
还有种情况是,有写诗的心,但不知道写什么,怎样写。学诗的人大抵都有过这么个阶段。那么问题出现了,因为不知道怎么写,诸多词汇好不好的都拿来写;不知道写什么,所以写出来的诗,往往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这是学诗所必定经历的,唯有多读多练。
对于诗歌创作的二三建议三、太过“自由”,诗意全无
闻一多先生将诗歌的美,分类为三种: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建筑美是诗句的整齐之美,音乐美是诗歌音律的谐齐、停顿之美。无论写古诗还是新诗,这都是能为诗歌增色的理论,在古有诗格词格,在今有西方的十四行诗。至于绘画美,此处先不做赘述。
新诗我不太有说话的底气。就古诗而言,个人建议,初学写诗的一定要习惯格律。你不要觉得格律没用。在篇章上,其抑扬顿挫与闻先生说的音乐美,是完全相和的;在技法上,因为有格律的束缚,遣词造句的能力也会缓步提高。
不爱按谱来写诗的,不是不行。但恕我直言,无束缚的写诗,绝对比有束缚的要来的难许多,你真的有能力,去驾驭这份“自由”么?就我知道的当代所谓“不拘一格”的诗,大抵既无韵感,又无诗意,读着索然无味。
对于诗歌创作的二三建议结束语:
说了这许多话,其实对你写诗技法上的提升,全然无用。那我说来做什么呢?是希望各位同道写诗的时候,能够多思考。我们是传承者,我们最大的使命,便是不使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结晶,在我们的手中断绝,并使之能继续传承下去。
文化就像是青草,只要有能够生存的土壤,它就会茁长成长。
8.15.2017 长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