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词语方面的语病

作者: 自羽的学习账号 | 来源:发表于2023-04-11 16:14 被阅读0次

《汉语语病研究:语病评析与修改》作者简介

宋法仁,兰州市人,1937年7月生,1965年毕业于甘肃师范大学(函授部)中文系,先后在兰州十五中学、兰州七中任语文教师,教龄垂四十年。著有《漫谈兰州方言》(自印本)《汉语语病研究》《明肃王对兰州的贡献》《明肃王在兰州》(以上论文)、《兰州杂记》(随笔、杂论集,稿本)、《(兰州古今碑刻〉文字标点校勘》(稿本)、《中学语文教学论集》(稿本)。


汉语语病包括形式和内容。形式指,文字、标点、语音书写格式等问题。

内容指,包括语法,修辞、逻辑等问题。这两方面都不合汉语汉语规范,称为可以语病。本书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方面的语病。并按照词语、句子、语段(句群)和篇章四个方面分别解说。使用标点不当,也会产生语病,这里另立一节解说。

(一)有关词语方面的语病

有关词语方面的语病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在文章里用了“不纯粹的词”,二是用了“不精确的词”。不纯粹的词包括死语、滥造语、外来语、土语和术语;不精确的词包括歧义语、异义语、泛义语抽象语和诗的语言。病例如下:

如一女士姓赵名丽雅,“如一”是地的号,别号“棔柿楼主”…据她讲,这个别号并无深意,只是书屋窗临一棵棔树,一棵柿子树,便有取于焉。至于“如一”是什么意思我没有问她,想必无非取“始终如一”的意义。女士系奇人或怪人,是女子中的少类。她原来是一个在北京开大卡车的司机,…车龄有十年,至二十七岁方爱读书,遂有专通,被调到文化界来…

这段文字里的,“取于焉”、“遂”都是文言词语,用在白话文里显得别扭、生硬。“取于焉”应该改为“便取了这个别号”在文章中用这句白话,文从字顺,文章的语言也显得很和谐,这不很好吗?

南宋学者陈骙在《文则》中曾这样说:古人之文,要用古人之言,那么今人之文,自然要用今人之言了。不然会影响表达效果了。

其次,这篇文章里,作者把“想必”和“无非”连在一起并用也是不恰当的。因为“必”表示肯定备语气,“无非”表示不以为然,两个词表示的语气并不一致,只能用上其中的一个。

此外,文中的“少类”和“车龄”都有歧义:“少类”,可以被理解为“少数人”,也可以被理解为“年青的一代”,在白话文里很少用这个词;“车龄”也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可以理解为车子使用的时间,一种可以理解为驾车的时间,这后一含义,一般用“驾龄”。

一些作者喜欢用一些不规范的语词,一种情况是没有考虑到读者对象,读者不过是具有一般文化水平的人,偏偏使用他们不懂的外文或陈旧的文言词语,本来是一些浅显的意思,你却用了令人费解的词语,这会表达的效果。

第二种情况是有些作者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语言形式本身也有个和谐统一的问题。现代汉语里夹杂上一些文言语词,这就会破坏语言形式本身的和谐统一。不同的文体,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都需要有相应的文体色彩的语词,滥用了也会影响这种语言形式本身的和谐统一。

三是有些作者误以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来自标新立异。

但是创新绝不意味着要违背语言规律和人们的语言习惯。上述的语言就是属于“不纯粹的语言”。

现在来谈一谈造成词语语病的第二种情况使用“不精确的词”。要是使用了不精确的词语,会使所表达的意思不准确、不严密,或不符合语言环境等。

病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场将再也不是大量容资纳、吞吐洋货的产品倾销地。

“吞吐”跟“容纳”,“洋货”跟“产品”都有重复之处“大量容纳”跟“倾销”意思也重复了,此外,这个句子里“以来”跟“将”这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是相抵悟的。还有一点,这个句子所表述的内容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市场并不是“洋货”的倾销地,这个句子删改如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场并没有成为“洋货”的倾销地。

例二

对于虚伪者而言,鲁迅是咄咄通人的:对于邪恶者而言,鲁迅是永不饶恕的。鲁迅又是一个最懂得竟容也最能宽容的人。他心里装不下污浊、病态、虚卖丑恶,却能容下、能记挂着千千万万平民。

这段话里第一句有两个句式基本相同的分句,后一分句里饶想跟虚伪者”构成动实关系,而前一分句里“咄咄通人”跟“邪恶者”却不能构成这种关系,其实“咄咄逼人”是一个形容词性质的成语,我们可以说我可以说“咄咄逼人的气势”,而不能说“咄咄逼人邪恶者”。

其次,作者把“污浊、病态、虚妄、丑恶”跟“平民”对立起来说,也是不妥当的。因为二者是不同范围的事物,“污浊”之类是社会现象,而“平民”是人,作者把二者当作不相容的同一范围的事物来说是不恰当的。

例三

韩国劳工要求索赔,日本法院断然驳回。

“索”就是索要,所以“要求”跟“索”相重复了,可将“素赔”改为“赔偿”,或删去“要求”。

例四

初想,登这么高的楼,大概决非易事。

大概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而“决非”是十分肯定的语气,二者是相互矛盾的。


从上面举的例子可以看出,造成这种使用不精确的悟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有些作者平时积累的词汇比较少作文或说话时因词汇贫乏,只好使用自己熟悉的有限的儿词语,以致造成词不达意的后果;

二是平时对词语特别是同义词的细微含义和用法特点没有细心辨别,以致造成所表述的意思不准确、不严密乃至不合语法的后果;

三是有些作者没有养成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良好习惯,以致使二些本来可以在与读者见面前避免的语病出现了。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要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一、要不断地学习语言,丰富自己的词汇宝库。掌握的词汇越多,选词的余地就越大,因而就越能自如地、精确地表情达意,传递信息;

二、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要正确理解词语含义,弄清它的用法特点,这样就不致用错、用偏或用反;

三、要辨别同义词之间在含义和用法上的细微差别,选取那些最能准确地表达的词语;

四、在没有弄清某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时不要使用它;

五、不滥造词语;

六、不同文体、不同对象、不同场合在用语上都有区别:科技文字、应用文跟文艺作品,一般场合和特殊场合,专业读者跟一般读者,其用语是有差别的。

相关文章

  • d有关的词语

    蛋:蛋、蛋糕、吃蛋糕 钓:钓、钓鱼、钓鱼竿 灯:灯、灯笼、红灯笼 蝶:蝶、蝴蝶、花蝴蝶 地、雪地、 袋、布袋、糖果...

  • 小学拼音、词语和造句学习资料!比补习班有用多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份有关语文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资料,包括拼音、词语,造句等。

  • 语病

    钟声迎来送往 月光下野蛮的队伍 让刺刀上的光点 击穿我沉默的舌头 爱是一生的语病 让你增词减句

  • 语病

    凝视着第一个雨季, 和昨天的, 一夜清冷。 忽然之间, 是一场空梦, 梦中眷恋着稀疏的倒影, 残破的月牙。 脚下踢...

  • 【0223读书复盘】 7296-幸福猫

    今日阅读的几位作家的文章,几乎都是关于自律方面的,好奇怪,当你对一个词语感兴趣的时候,似乎有关这些词语的文章...

  • 回头看,我以前写的诗很撇脚,但却打动了我。

    回头看, 那年的小情书 …… 那年的撇脚情诗, 文采一般般, 语病很多, 词语表意不准, 没有什么韵律, 更没有出...

  • 最近被《知否》惨虐!神仙演技的小公爷为何能承包你的少女心?

    说起最近的热播剧 《知否》 肯定是绕不开的 虽然因台词语病差点成了车祸现场 但整部剧还是瑕不掩瑜 不仅人物表现力丰...

  • 与重庆有关的词语

    朝天门 当我意识到 那些人 仅靠一根棒棒讨生活 我便对他们肃然起敬 理解他们丢下锄头 一头扎进城里 守在码头边 这...

  • 和时间有关的词语

    下班回去的路上,女儿发语音信息给我:妈妈,你到哪里了? 等红灯的间隙我忙语音回复:我已经在回去的路上了。 一会就又...

  • 与“羊”有关的词语

    羊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羊头形。“羊”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一种哺乳动物) 。反刍类,以食草为生。一般头上有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关词语方面的语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sg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