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写作•遇见读书让生活美好
《看不见的城市》:换个角度看世界

《看不见的城市》:换个角度看世界

作者: 咖啡与蛋糕 | 来源:发表于2020-05-24 13:03 被阅读0次

    卡尔维诺,欧洲当代文学的旷世奇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拿他作秀的人多了,以至于现在“读卡尔维诺,读村上春树”成了某种对“文艺青年”的调侃。

    但大众小众实在不是评价一位作家优秀与否的标准。真正优秀的作家,他的作品无论是受追捧还是受冷落都能超越时代,让不同的人从中汲取到灵感与收获。

    《看不见的城市》正是这一样一部作品。卡尔维诺在这本书中用他汪洋恣意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思考方式编织了一张仿佛可以跨越维度的网。读的人沿着网便好像穿越了许多个平行世界一般,不仅能得到结果完全不同的答案,也能从中意识到:原来这个世界让人惊叹的不是它的深度而是它五彩斑斓的多样性。

    故事开始于某个节点,马可·波罗遇到了忽必烈。这位皇帝正感到忧虑和空虚,因为他发现版图上那些属于他的城市对他而言只是些陌生的名字,无论是它们的存在还是它们的毁灭,他都看不见。

    于是马可·波罗开始向他描述起了旅行中遇到过的城市,他总共讲了五十五座奇诡、夸张的城市。有悬在半空中,用锁链和吊桥与两边山体相连的蛛网城市;有垂死前抵达,每个人都能在里面遇到故人的彼世城市;也有永远在消灭白蚁、苍蝇、老鼠等一切非人物种的战斗城市。

    这些城市当然都是虚构的,但它们虽然不存在,却并不是不真实。它们无疑都是某一种特征的隐射,或是代表欲望,或是象征恐惧。

    城市其实像人一样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你眼中看到什么取决于你心中想着什么,你追求什么就会去努力创造什么。正所谓:“心之所想,身之所往。”

    马可·波罗描述的城市是一块水晶的一个个侧面,将它们排列组合后就能得到所有你想发现的城市。所以忽必烈是不是亲眼见过帝国的每一座城市原本就是无关紧要的,是看不见的风景造就了看的见得风景。掌控故事的不是声音,是耳朵。

    当马可·波罗讲完了他的五十五座城市时,忽必烈问他为何他不提他的故乡威尼斯?马可·波罗回答:“每次描述一个城市时,我其实都会讲一下关于威尼斯的事。记忆中的形象一旦被词语固定住,就给抹掉了。也许,我不愿意全部讲述威尼斯,就是怕一下子失去她。或者,在我讲述其他城市的时候,我已经在一点点失去她。”

    马可·波罗在威尼斯长大,即使他离开了,他的身上也或多或少会带有故乡威尼斯的烙印。所以,虽然马可·波罗从没讲过威尼斯,但这座城却一直都跟着他。

    只是当他离开的那一刻起,他的威尼斯就成了停留在记忆里,已经过去的威尼斯了,而记忆不是一成不变的,记忆也是会骗人的。当他每次回想起威尼斯时,他会加深一部分,遗忘一部分,还会重新发现一部分。

    即使是过去,也在旅行过程中渐渐变化,每到一个新城市,旅行者就会发现一段自己未曾经历的过去。”

    最终,现实中的威尼斯在变,记忆中的威尼斯也在变,它们无可避免的会成为两座完全不同的城市,哪怕之后马可·波罗又回到了威尼斯,他也回不到他曾经离开的那个威尼斯。

    离开了的故乡是永远回不去的,但旅行者还是会出发,因为人只有向前走了,才会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什么,又还拥有着什么。

    别的地方是一块反面的镜子。旅行者能够看到他自己所拥有的是何等的少,而他所未曾拥有和永远不会有的是何等的多。”

    不难看出,《看不见的城市》是一部含义丰富,其中涉及到很多深刻问题的作品,通常这类作品都是读起来沉重的大部头。但这本书独特之处在于,它既不厚重也不沉重,相反它优美、简洁而又精炼。

    这充分体现了卡尔维诺所追求的文学“轻盈”。他希望人们去寻找或思考摆脱沉重的方式和道路,使得世界和生命都不成为一种负担。

    如果你也觉得自己的生活正在不可避免的变得沉重,那么这本书也许可以让你找到另一个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不见的城市》:换个角度看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wd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