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樊纲一条针对“年轻人该买房还是租房”的回答视频火了:
其大意如下:
如果年轻人工作不稳定,不妨租个小房子住;但如果要结婚了,你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加上你妻子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共是六个钱包,如果这六个钱包能帮你凑够首付的话,那么建议还是买房好。
总结起来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买,想尽一切办法还是买不起,那你就租房。
“六个钱包”什么梗?
为便于大家理解“六个钱包”的梗,小仓画了一个超级简(chou)图,来看!
一套房子,全家出动,安享晚年的老人也要帮付首付,“六个钱包”的积蓄全要掏空来面对无情的财富收割机,隔辈再操劳,活得也够累的!
基于“刚需”难以满足的现实,于是有了上面的情绪化的思考逻辑。因此报道一出,舆论风起,而樊纲本人无辜“躺枪”,被激活“怒点”的青年网民们纷纷吐槽,引发了又一轮购房讨论热。
网友发自内心的评论
@次男旺鑫:年轻人你们看见了吗?人家惦记的是六个钱包,不是两个,感情得把所有人都掏空了,还得按揭。
@写真集子:两家三代人供一套房子,这是不是我们的悲哀……
@爱喝酸奶的猴纸:哈哈,说的好像全中国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有退休费一样。
@Combo只剩這個號了:听出了两个字:“吃人”
@胜者天行:制定政策的人鼓励年轻人啃老,鼓励中国房地产掏空父母子女两代人的钱包,太阴毒了!
@木木羊---:看到这视频,心里真是一阵悲凉,别人是提倡18岁独立,我们是提倡28岁啃老,还是啃3代的老。这样的人内心丑陋到何等地步?
@言者石流:六个“钱包”,还说的这么理直气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应该工作个五六年,年轻人就能自己买房!公开鼓励啃老,不仅啃父母,连祖父母、外祖父母都带上了,还是面带微笑的啃老,出自专家之口,真是不可思议!
@溘隱:牛逼!给我们指了一条啃老的明路。六个钱包买房,几个钱包养老呢?
一本正经说房价
网友众说纷纭,可情绪发泄完毕,依然解决不了当下的购房焦虑。
平心而论,虽然樊纲言论引发争议无数,但他的言论却并未脱离实际。
一方面,房子与教育、医疗等稀缺资源挂钩,与结婚生子互为必要充分条件(“买房买上娶新娘的广告语真实而扎心”),已是不争的事实,加上租房带来的漂泊不安的感觉,使得年轻人不得不重视买房这个刚需。
另一方面,买房却着实不易。
必须清楚的看到,单纯指责房价可能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在全球范围内,大中城市的房价昂贵都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从市场经济的逻辑里也能够找到解释。
由于资源聚集、分工细致,大城市往往可以提供更多工作机会、更高收入水平和更有品质的城市生活,因此,其房价自然可以获得市场给予的溢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才的不断涌入,也必然促使房价的飞涨。
但房价过高导致其对于市场要素形成虹吸效应,对于其他经济领域造成挤出效应,也让普通群众面对动辄百万千万的房价而难承其重。
穷尽一个家庭的积蓄已然是对现实无奈的妥协,再榨干三代人的积蓄去买那么一套房子,似乎是并不理智的投资行为,但现实是,早买房的人都尝到了甜头。
不过,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不断推进,年轻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不单单要赡养自己的父母,还有长寿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
首付如果真的要向他们拿的话,这么多老人未来怎么赡养?进一步想,由“啃老”买房带来的消费能力的掏空一旦复制,会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而现在“养不起孩子”的观念也早已被“90后”们所认同,即将步入或已经步入婚姻殿堂的他们,会否因为房价的不可抑制而严重影响这群新兴城市人口的生育意愿呢?
而少子化、加上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对于一个没有年轻生产力的国度的经济无疑是摧毁性的。
即便拼尽全力买上了房,但大部分人依然会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每个月的大部分工资进了银行,沦为“房奴”。
每天小心翼翼地活着,不敢辞职、不敢消费、不敢生病,不敢有意外,生怕一夜回到解放前,还背了一身的债。
但无论如何,大中城市的房价一般是只涨不跌的,综合自身实力,早买早安心。
搭上“六个钱包”的积蓄看似不太可取,但退居三四线城市(何况三线也已经不便宜)或者干脆一直租房又有谁愿意一辈子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