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有欲望的动物,从小到大都在主动或者被动地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从幼儿园开始,想要老师多奖励几朵小红花;
上学以后,希望成绩靠前;
进入职场,渴望有一份高薪的工作;
婚房,尽可能大一点;
另一半,要帅,还要有爱;
人到中年,不但希望子女出人头地,更希望自己的人生继续开挂;
……
可是时光不可能倒流,当我们到了退休年龄,却突然发现:
年轻时渴望的那些东西倒不那么重要了,而是心平气和地接受不需要,或者穷其一生也追求不到的东西竟然没有那么重要了。
开启减法人生是自觉不自觉的事情,愿不愿意都在生活中进行着!
减少情感需求
我们这一代人的婚姻,一大部分是自由恋爱,也不乏有一部分人的婚姻是通过介绍人介绍认识,或者是通过相亲得到的。
我自己也不例外,自由恋爱八年没有修成正果,在亲友们的牵线中,和现在的先生认识、恋爱、结婚、生女,过着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的生活。
也许人都是这么贪心,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这些年的婚姻生活中,先生是个循规循距的男人,性格木讷,还有点大男子主义,不爱干家务,但对家庭负责任。不乱花钱,计划经济,基本不会出现家庭财政赤字。
有时候,我在内心深处比较:“要是和初恋修成正果会是个什么样子的后果?”
想归想,但理智告诉我:“即便修成正果也未必会长久,因为我们都是内心比较骄傲的人,不懂得妥协,锋芒太盛。”
不过我的婚姻不如意的时候,那个模乎的形象又适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内心不得安静。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子不经意间过着,女儿慢慢长大,到外地读书、工作,和我们的交集越来越少,一年难得见一次面,电话沟通成为了常态,视频通话都是孩子发起,我们很少主动,因为不知道孩子是否忙碌,担心打扰到了孩子的生活。
熬到退休那一天,感觉浑身都轻松许多,重拾爱好,读读写写,养花种草,生活处于一种休闲状态,我也十分享受这种状态,并且乐在其中。
两年之后,先生享受到了提前退休的待遇,我们相约一起外出漫游。这些年为家庭付出,为生存奔波,我和先生的时间点很难调和,除了送女儿上大学那一次,我们一家三口难得一起外出,我和先生很少有机会一起外出。
这一次我提前做了攻略,安排了大致的行程,细节上先生做了补充,于是我们便愉快地出发了。
离开家乡,我们两个背包客显得略有孤单,在景区偶尔我俩会分头行动,但时刻保持着电话联系。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那一次是在西安回民街,先生想看钟楼、鼓楼,而我想品尝小吃。
独自喝着石榴汁、品尝着镜糕,心里在想:偌大的街道我一个人都不认识,感觉像个流浪儿。孩子远在外地,要是再没有了先生陪伴,我是不是就像孤家寡人?
那次出游回到家乡,我和先生每次出行基本都是同步出行,偶尔一次我独自外出,也自觉不自觉地提前给他准备好伙食。
而生生每次外出散步回来,只要遇到我喜欢吃的零食,总会给我带回来一点。没有花言巧语,却落到实处。
有时候我们闲聊,先生也会感叹:“我希望将来我走到你前面,把财产留给你傍身,你的老年生活将会从容一点。”
“打架我也要抢在你的前面,谁留在最后谁受苦。”我也不甘示弱。
“我小时候出生在兵团,条件不错,又有父母护着,你小时候受苦太多,好不容易生活条件好了,多享受几天吧!”说得我小有感动呢!
目前我们同进退,无论到哪里都结伴而行,先生再也不吐槽我性格的强势,我也不再吐槽他的大嗓门,渴望彼此陪伴着走完余生就足够了——情感需求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要求,心态会平和许多。
小房子更温馨
工作时住集体宿舍,多么渴望有个独立的空间;而成家的时候,婚房是单位分的两间平房,也就40平米的样子,承载着我们一家三口的一日三餐;六年之后,才有机会拥有一个独立的小院,种花种菜,内心深处非常满足。
商品房的普及,同事朋友们纷纷在城里按揭了房子,我们也不例外,于是一套大两居室粉墨登场,偶尔休假过去小住几天,或者孩子放假住在那里,就不用到基层单位的家了。
后来为了感恩婆婆这些年帮我们带孩子成长、上学,又给婆婆购买了一套小房子改善居住环境。
在职时住在基层单位的小院里,温馨、宽敞,即便退休回到城里居住,每年夏天我也会回到小院居住,尤其是刚停暖气那一段时间,回到小院里,升起火炉,整个房间暖暖的,身心放松。在花盆里种点小青菜,给房间增加点绿意,惬意慢慢。
同时在基层还有一点小副业,虽然收入不多但绝对让我在本地吃肉自由。
孩子不在家的日子里,那间大卧室的床上用一个大床单盖上,如果不是进去浇花,我想大概率不会进去的。
而给婆婆买的那个小套房,楼层比较好,婆婆过世后,先生想把那个房子处理掉,被我婉拒了:“那个房子虽小,住起来舒服,而且楼层好。”
甚至在我的潜意识里有过幻想:“到时候把客厅的沙发换掉,重新购买一套多功能沙发,偶尔有客人过来,沙发立马变成床。”
房子小,方便收拾,打扫卫生也省事呢!
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我和先生的面前:
将来的养老地要么到外地旅居,要么到孩子身边居住。
真的选择到孩子身边居住的时候,也许在合适的地方购买一个40平米的小公寓盛放肉身就好,灵魂放飞,用文字记录生活。
我这种略带浪漫的想法,不单是我个人想过极简生活,多半的因素还是口袋不给力——不可能穷其所有的积蓄给一套房子,老年生活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虽然本着“小病从医,大病从死”的心态对待老年生活,但是必要的医疗费还是要准备的。要不然到那时真的需要钱的时候,一个卧室医院会要吗?
不再刻意在外形上下功夫
也许是我性格爱动的原因,这些年运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体重都稳定在我满意的范围内,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而且我的皮肤虽然有点暗,但皮肤非常健康,只要做到基本护肤,整体状态还算不错。
在2020年——2023年特殊的几年里,偶然一段时间出行不自由,我果断购买跑步机并且配置了鞋子和发带,继续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酣畅淋漓的感觉相当不错。
等我这里完全能自由行动的时候,鞋子脱底了,跑步机上的履带也偏移了方向。
而让我欣慰的是:这三年里我的体重没有增加,身体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
几个月前,有一次我洗漱的时候,偶然发现太阳穴处竟然长了两片对称的斑块,而且鬓角处也偷偷冒出了几根银丝。
要是在以前,我可能会购买脱斑霜,也会考虑去染发,可是现在我释然了:这是成长之路上的必经之路!
大不了白发多得无法收拾的时候,剪成短发,买几顶漂亮的假发套夏天戴,冬天戴帽子出门就好,只要心态不蹦,一切安好。
追求成就的心态慢下来
小时候受一本书《山村女教师》的影响,励志长大后也当一名女老师,教书育人。
从小到大我所有 的学习动力都围绕着考师范,努力的结果让我如愿以偿。
可是让我遗憾的是:我只在三尺讲台上与学生共舞两年,便因为工作调动的原因离开了我心爱的讲台。
虽然后来的工作也能养家糊口,收入不低于站在三尺讲台,可是这成为了我心里过不去的坎。我的同学桃李满山坡,而我只育女一人。
免费给邻家孩子辅导作业,我也乐在其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企业早早退休,而我的同学们还在职场奋斗着。
我继续经营一份副业,不用坐班,只工作半年,除了创收还让我不完全脱离职场,同时,我也自我宽慰:“咱不是干部,把自己当干部看,工作5年后彻底与职场再见。”
凡事有弊也有利,最后几年宽松的职场环境,让我重拾爱好,继续阅读,开启了码字生涯。
因为时间自由,每天分给读写的时间多,看自己喜欢的书籍,码自己想抒发的心情。
无论是碎碎念,还是观点文,亦或是小系列,偶然间也试着书写长篇文字。书写的不单是我当时的心情,我的观点也给读者启发,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文字。
我不敢保证我的文字以后能给我带来多少收益,但是文字记录了我的心路历程,说不定还是我以后旅居的盘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