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华小学 一年级3班 吴健 指导老师:李音
我相信父母都爱孩子,每个家庭表达爱的方式和方法不一样,结果可能会不一样,有的还可能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这要求我们不断地思考和改进,我们是这样爱孩子的。
我们的爱是无条件的,但不溺爱。由于我们夫妻都已中年,要了个二宝,尽管按我们当地的说法男孩是建设银行,但那种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有一位同事告诫我说:“我们这个年龄容易溺爱孩子哦”。我心里还是很清楚的。
我说我们的爱是无条的,并不是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我想任何父母也满足不了孩子的以前要求,因为有时孩子的孩子的要求是天真的,甚至是很荒唐的。孩子一般都有从众心里或攀比心里,见到别的孩子有什么,也想要什么。我们的做法是:必须经过父母同意,不买,一定要孩子一个说法,让他知道不买理由,更让他知道父母也考虑了他的需求,我们这样做了,关键是第一次出现不同意,肯定他会有情绪或者闹一阵子,这一次坚决执行,今后就好办了。这不前几天“爱声音”续费的事,他回到家就说:“爸爸,你和妈妈商量一下我的爱声音续费的事,反正我是很喜欢”。所以,孩子虽然有需求,但不任性。

我说我们的爱是无条件的,我们不用奖品绑架孩子。始终让孩子感觉到:无论什么事发生,爸爸妈妈都是爱你的。让孩子和家长最敏感的话题就是分数,考试分数出来的时候,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孩子还要受苦头。我儿子的分数出来,我先给儿子一个拥抱,是对他劳动的肯定,(我们这年龄的父母都做过学生,没有哪一个学生不希望考好)或者犒劳一下(一碗三鲜面)。之后,再来看看试卷上,还有那些没掌握,心平气和的看看。没考好,我们不是又打又骂,而是先犒劳,再找原因。我们不说考好,买这买那,什么都有,考不好什么都别想。我想,孩子在某方面做的好,适当的奖励是没错的,如果把父母的爱都以奖品的给孩子,是不妥当的,也会误导孩子,我表现好,爸妈就爱我,我表现不好,爸妈就不爱我。
我们爱孩子就要陪伴孩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我们的爸爸们,虽然我也做不到每天都接送孩子,只要我在家,我都要接送孩子,这样也可以让妻子休息一下,我儿子也知道,只要爸爸在家,就会去接他,我在接送孩子的路,我和儿子海阔天空无所不谈,《西游记》的故事,三国的人物。上周二下午上学路上,走着走着,他突然问我:“爸爸,这同一棵树上(指着路边的冬青),为什么树叶的颜色有深有浅,我先不回答这个问题,也可能我回答不出,我要先给予他能提问题提出赞扬,然后说你认为呢?诱导孩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我们爱孩子,要在陪伴的过程中,正确引导孩子。引导孩子走向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陪伴中,让孩子知道交通规则,不是说在学校老师讲的很好,学生背的很熟,绿灯行,红灯停,放学了,家长接走孩子,根本不看红绿灯,拽着孩子就走,还有的家长一看,虽然是红灯,没车辆,也是拉着孩子就走,尽管有的撤着身子喊着:红灯,红灯,也挡不住家长匆匆的脚步。我们的做法是:先看灯,后看路。不是绿灯,不过;是绿灯,不安全,不过。我们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规则意识。
我们爱孩子,让孩子学会感恩。我们在孩子四五岁时,给孩子讲述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爷爷奶奶小时候的故事,外公外婆小时候的故事,让孩子懂得不光是上辈人的苦,而且也是一个传承。我们的今天源于我们的上辈,我们的身体源于我们的父母。我们要感恩我们周围的一切人,事,物。在学校,我们感恩老师,在家里,我们感恩父母,在社会,感恩每一位相遇。在我们家,每天每顿前,我都说谢谢夫人,我儿子说谢谢妈妈。一次,我和儿子一块逛公园,我问儿子,在公园里草坪上放一块一块的石头干嘛呀,我儿子说:“在给小草作伴呢”。
我们爱孩子,陪伴孩子读书,学习,做游戏。就陪孩子看绘本,一起讨论图中故事;陪孩子读《十万个为什么》,一起探讨事物的奥妙;陪孩子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一起了解中华文化。当孩子学习时,我们夫妇从不玩手机,不看电视,我们要么做家务,要么看书。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由于工作的原因不在家,我们父子俩通电话时,我第一句话说:“儿子,你猜爸爸刚才干什么?儿子不假思索地说你一定坐在床上看书”。当我们闲暇时,我们父子俩剪子布包锤,赢了哈哈大笑;我们父子俩楚河汉界交锋,我们喜欢那棋子碰撞棋盘的声音;我们父子俩也做我似懂非懂的游戏,我在那里装懂的应付着。
我们都爱孩子,我们在爱中学会陪伴,我们在爱中让孩子懂得规则,我们在爱中让孩子学会感恩,我们在爱中让孩子探索世界,我们在爱中让孩子了解历史,我们在爱中让孩子学会阅读,我们在爱中让孩子走向阳光。
我们无条件的爱孩子,但不溺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