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存意义
可扩展性,可靠性和高性能是现代J2EE应用程序的必备要求。不管客户端类型如何,请求处理通常都涉及到对性能有负面影响的操作,比如从不同的数据源收集信息和执行复杂的计算。 缓存是提高企业应用程序性能的最重要的实践之一。 每个应用程序都有自己的缓存要求,必须不断调整以确保不会发生性能下降。尤其是分布式缓存系统,缓存服务的目标。大量远程调用速度特别慢,会占用宝贵的网络带宽,引发性能问题。
声明式缓存优点
声明式缓存不涉及任何编程,因此它是一种更容易,更快速的应用和调整缓存服务的方式。高速缓存服务的配置可以完全在Spring IoC容器中完成。
特点:
提供一个统一,更简单,更易于使用的API
提供声明式缓存刷新以防止陈旧数据的存储
支持不同的声明式配置策略
可以很容易地扩展来支持额外的缓存提供程序
springboot声明式缓存
声明式缓存注解:
@Cacheable 在方法执行前,spring先查看缓存中是否有数据,如果有数据则直接返回缓存数据,若没有数据则调用方法并将方法返回的数据放入缓存
@CachePut 无论怎么都会将方法返回的值放入缓存中,@CachePut的属性与@Cacheable保持一致
@CacheEvict 将一条或者多条数据从缓存中删除
@Caching 可以通过@Caching注解组合多个注解策略在一个方法上
@Cacheable 、@CachePut 和@CacheEvict注解都有value属性,指定的是要使用的缓存名称,key属性指定的是数据在缓存中存储的键。
声明式缓存的开启十分简单,只需要在启动类上加一个注解:
Java可以使用很多缓存技术作为框架的缓存,如ehcache,redis等等,本例使用springboot默认的ConcurrentMapCacheManager作为缓存技术,演示几个声明式缓存的注解使用。
首先新建项目:
然后配置启动类和配置文件:
上面的配置文件中,除了数据源配置外,cache-names是缓存名称配置,在存取缓存时会用到,debug配置是为了打印SQL语句。
接下来写业务代码,首先是实体类:
mapper类:
service类:
可以看到在每个方法上声明了一个缓存的注解。
新增方法必定要把返回值加到缓存中,所以使用@CachePut,value表示前面配置文件配置的缓存名,key表示缓存的id,注意前面要加#号。
删除方法必定会将缓存删除,所以使用@CacheEvict。
查询方法会先查询缓存是否存在,如果存在返回,不存在查询数据库,所以使用@Cacheable
service类的缓存名称还可以提取出来,放到公共的类注解上面,
最后看controller类:
最后启动项目测试:
新增数据,控制台打印SQL,这时缓存已经添加成功,多次调用查询:
控制台毫无变化,说明查询添加成功后直接走了缓存,接下来调用删除接口:
可以看到控制台打印了一条删除语句,此时已经删除缓存。通过数据库手动添加一条数据:
然后再多次执行查询:
可以看到系统又执行了一次查询,但是仅仅执行了一次,说明查询时添加数据缓存成功。
为了进行对比,现在删除查询方法上的缓存注解,重启项目,多次执行查询,查看控制台:
可以看到每次执行查询都会访问数据库,证明了上面的缓存是成功的。
切换缓存技术(Redis)
首先引入redis依赖:
使用非默认的缓存技术,需要配置缓存类型:
spring.cache.type=redis
然后配置缓存连接:
spring.redis.database=1
spring.redis.host=localhost
spring.redis.port=6379
最后注意,使用redis需要实体类实现序列化:
public class Userimplements Serializable
这样缓存技术就切换成功了,可以看到业务代码丝毫未动。
清空表,重启项目,执行新增:
可以看到缓存添加成功,删除:
可以看到缓存没了。其它方法可以自行测试。
代码地址: https://gitee.com/blueses/spring-boot-dem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