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内实体书店转型升级热闹非凡的一年,各种不同类型的实体书店纷纷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新书店或开张,或重装面世的消息不绝于耳,特别是图书电商巨头当当的实体书店马上就是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从北上广的一线城市,到苏州、武汉、长沙等的二线城市,实体书店市场似乎都一扫近些年萎靡不振的颓势,给人以全新的印象。
不过对于市面涌现的各式各样实体书店现象,老蒋倒认为,这对于实体书店而言,或许并不都是好事,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现在下结论,可能为时有点早。任何商业行为一般都会有自身的规律和原则可沿袭,书店作为图书销售的经营场所,有些东西是不能被取代或被弱化的,纵观现今各式各样的新型书店,我们不难发现,今天的书店或多或少地偏离了传统书店的范畴,一些制约实体书店的基本因素并没有得以解决。
15年,苏州诚品书店的开业,也许是国内书业乃至媒体界的一件大事,不少从业者还在开业第一时间内前往苏州“朝圣”。说白了,这可能就是国内新型实体书店最典型的代表吧。“去图书的中心化”,应该是现阶段实体书店转型最为流行的操盘手段,究其根源,不外乎,线下卖书根本就养不活书店,为了生存,书店不得不另谋出路,走多元化的路子,但又不舍书店的名声,故还美其名曰“卖文化”“休闲文化中心”。
对于苏州诚品书店的模式,有一点是值得依然想在实体书店做点事情的人借鉴的,也就是书店经营场所的自有,这一点对于经营实体书店的业主来说,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书店原本就是件慢生意,如今如果依然靠租房开店,书店之路能否耗得起房租的涨幅,就很难说了。诚品书店把书店当成慢生意的经营是特别值得学习的。
如今的实体书店的门槛已经变得越来越高了,这方面不仅体现在书店的投资上,还体现在书店的经营管理方面。新的实体书店,无论如何定位,大家都把心思放在体验上,无论是书店装潢,还是空间设计,应该说都是投资巨大的,对于一般的投资人是很难下决心去做这件事的;同时,对于书店的多元化经营的管理,也非传统书店的管理所能类比,新型实体书店的人力资源成本肯定是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去图书中心化,多元化经营”,这就是如今市面上新型实体书店的鲜明特点。由此而来的问题是,既然图书销售不再是实体书店的销售主力,图书可能就会成为实体书店的门面,或是装饰物,此类书店对于图书市场而言,起的作用跟传统书店基本上就没法比。因此,新型实体书店的规模能有多大,这种模式能走多远,确实不好说。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15年实体书店市场上的另一个亮点,当当布局线下的实体书店。这事对于国内书业来说,多少有点出乎人的意料。事情的缘由还得从美国亚马逊开实体店说起,当大家还在热烈讨论美国亚马逊的实体店究竟是卖书,还是卖电子阅读器的时候,当当就跟进,宣传三年要看一千家实体店。因此,当当此举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今天老蒋知道当当开实体书店是挺好的一件事,但是,他对于整个实体书店市场而言,似乎却并不是什么好事哦?因为当当实体书店打出的“线上线下同价”这一必杀计,可能会把现有的实体书店一个个都整趴下的。图书电商之所以厉害,最为关键的就是价格的因素,一旦,当当的三年千店的计划得以实现,也就意味着国内重点城市节点全覆盖, 实体书店的格局是否会形成诸如图书电商巨头均分天下的局面,或许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说到当当的三年千店计划,就不得不提一笔,中信出版社的"书+咖啡+文创+消费信托"的模式开启“千店计划”,两家都是大手笔,都是大玩家,一家是图书电商巨头,一家出版大佬,当当和中信出版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掌握着图书的发行价格话语权。这就是老蒋今天想要说的重点内容:图书发行价格话语权。
不管是传统书店,还是新型实体书店,有关图书业务的致命弱点,就是图书发行价格话语权的缺少。新华书店体系在这方面似乎好一点,价格就那样,读者爱买不买;其他书店则不行,没人兜底呀,图书采购成本方面,永远也没法跟图书电商巨头比呀,这就是传统实体书店不断出现倒闭的根本原因。当然,房租和人员工资的不断上涨,也是其中部分原因。
新型实体书店之所以放弃图书销售为主业,说到底,根子还是因为图书的采购成本过高,无法跟图书电商相类比,图书销售的利润难以为继,只能走多元化的路子。说一千道一万,图书的利润空间没了,这生意也就快黄了。因此,回到今天老蒋说的主题上:出版商才是实体书店重生的“救命稻草”!这个道理很简单,无论是当当,还是实体书店,图书的货源都是有出版商提供的,出厂价、批发价,谁定的,自然是出版商啦!
对于如今实体书店的局面,我们不管怎么说,如果出版商和书商不改变传统的图书代理价格体系,实体书店想要走出今天的泥潭,特别是各地的中小型实体书店,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希望的。即便是一家大书城就图书的发行量,想要跟图书电商巨头对比,也绝不是一个量级的,因此,双方的图书采购成本之间的差距也都不是一般的小呀!这就是如今图书的发行体系现状。
出版商既想要图书电商巨头的发行渠道,也想挽留实体书店的渠道,如何取舍或均衡两者的价格关系,或许只有出版商自己能搞定了。关于图书发行价格的话语权,才是图书市场中各种纷纷绕绕的根源所在。出版商在其中的角色,确实是很神奇的。对于实体书店而言,也许是成也出版商,败也出版商。对于互联网所带来的去中介化,出版商是否已经体会到其中真味,或是才是实体书店未来的关键吧!线上线下同价,是未来的趋势,也是实体书店的未来。
出版商:实体书店重生的“救命稻草”!能否成行,就剩下全体出版商的抉择了!
(作者蒋卫民简介:中国互联网书业专家,“图书试用网”主编及“图书试用网•读书人联盟”倡议发起人。微信公众号:laojiangshuqu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