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读完以后,才惊觉——序言误我,它说,讲了极致的爱与恨,还说这是两代人的爱情故事,超世的爱与世俗的爱,可我并不觉得是如此。
贯穿全书的恶魔主人公狠狠折磨着两代人,那不叫爱,叫变态,叫犯罪,这样的情感,怎么能让人感同身受,喜欢得起来呢?同样的,尤其是第一代的两位主角,凯瑟琳和希思克利夫,因此而来的性格也都别扭得很,他们对爱的诉说,心灵相通的、至高无上的告白,反而显得特别自私,不能够打动我。所以我怀疑,这本《呼啸山庄》可不是单纯讲爱情的,至少不像是看上去那样。
从始至终的“旁白者”,经历了两代人事情的女管家内莉,反而是个看得透彻、观点独立、有温厚的情感和丰富生活经验的人,偶尔我还怀疑她就是作者的化身,是一个隐藏的主角,她是对那种疯狂又幼稚的爱情进行讽刺的。何以这么想呢?书中那封闭又阴森的世界、扭曲的人物,如指甲挠墙般让人觉得不舒服啊,作者将一个“魔鬼”塑造成主人公,如果不是为了赞扬他,难道不是将他抽象化来试验人性的吗?
死亡,仇恨,禁锢,暴力,这些构成的是一个阴暗到令人恐惧的环境,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仿佛是作者创造的一个小小的人性试验场,去历练年轻的主角们,而我的脑中一闪而过欧洲中世纪因黑死病大批大批的人死去,压抑在人们心中的那种凄厉与黑暗。艾米莉经历的家庭悲剧对她产生的影响,在本书中表露无遗吧。
她的经历一如姐姐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历,《简爱》中表露出来的那些阴郁、恐惧,也是被死亡深深笼罩着的,母亲、两个姐姐的离世,以及悬于她们心头的暗影,都啃噬着她们的心灵,我分辨不出,藏于文字背后的艾米莉究竟是一个疯狂的、内心充满憎恶的人,还是一个凝视深渊、叛逆改命的人。
她在《呼啸山庄》出版后一年就病逝了,仅三十岁,这样的人世无常,她可曾想到?即便想到了,又如何?可以超越生命之限的,又是什么呢?专业的评论家用精神分析法、意象的解析去解读她书中的人物,在我看来几乎逼迫出了艾米莉的内心世界,可她的内心究竟是旁人琢磨出的那样吗?谁也不知道答案。
不由自主地,我便想要猜测那写故事的会是个什么样的人,毕竟勃朗特家的境遇尤为吸引人,她们被不幸步步紧逼,同时又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意识、心性与同时代的女性大为不同。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教育、阅读对个人自身的改变是深远的,勃朗特姐妹验证了这些,而在艾米莉的笔下,那个轻松的、明亮的结局似乎也是对现实的映照,黑暗的,更黑暗的痛苦,让一些人坠落,而另一些人找到了出口,无论怎样,步履不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