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过年那些事儿

过年那些事儿

作者: 陌染sdq | 来源:发表于2023-01-03 23:28 被阅读0次

    不知不觉又该过年了,前两天和爸妈视频,爸妈说今年疫情防控放开了,让我们回老家过年呢,老家农村过年热闹,在城市过年,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没有鞭炮声,没有走亲访友的道贺声,没有招待客人的抄勺声……感觉一切都和往常一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怀念小时候老家过年的情景了。

    我的老家在鲁西南,过年的习俗和礼仪较多,正是这些习俗才构成了浓浓的年味。虽然离开家很少回家过年了,但小时候过年的那些事儿,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农历腊月二十三,被称为“祭灶日”。这一天家家户户打扫卫生,尤其是重点打扫厨房卫生。厨房卫生又以灶门前的整理为主,同时还要在灶门旁边贴灶王爷像,祈愿灶王爷保佑衣食丰足,平平安安。过完“祭灶”,“年”也就拉开了帷幕。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油”,过油即油炸丸子、藕夹、江丝、焦叶等面食。虽然每次我都是个“烧火工”,但我却乐此不疲。因为小时候物质匮乏,不像现在有各种各样的零食,“过油”能炸好多我喜欢的食物。

    “过油”的品类中,丸子和藕夹是做菜用的,江丝和焦叶是春节期间作零食吃的。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还会“炸鱼”,“炸酥肉”,这两种也是做菜用的。

    最神圣的就是上供。子时(零点)一到,首先要上香摆供(有的地方还要将供品即鸡、鱼、大肉、油炸食品之类放到笼里在锅上蒸一会儿,冒着热气儿端上来),祀神、祭祖,家家户户竟相燃放鞭炮。过了腊月二十三,就是年了,不论是蒸馍还是过油(油炸食品),刚出锅的第一口,都要上供。每次看到妈妈带着对“神”的虔诚,小心翼翼的摆放供品,小小的我总是悄悄的跟在妈妈身后 ,那时候感觉既神秘又好玩,还学着妈妈的样子跪在地上作揖磕头。

    过年煮水饺的同时要放鞭炮。通常都是妈妈下饺子,爸爸在房顶上负责放炮,而且是饺子准备下锅时,才能点炮。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锅内要煮鸡蛋,意在滚灾。水饺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两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接着,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吃团圆饺子,方言称「扁食」。饺子一般都是素馅的,取「素静」之意。从此时一直到黎明,鞭炮声接连不断,此起彼伏。以至于现在听到鞭炮声,就闻到了“年味”。

    小时候最喜欢拜年了。先是在自家拜年,按辈份、长幼依次向长辈、年长者拜年。如一家有祖孙三代,孙子(女)先要给爷爷、奶奶拜年,然后给爸爸、妈妈拜年。受拜者发给晚辈「代岁钱」,也称「压岁钱」或「压腰钱」。吃过年夜饭,除留长辈在家以照应前来拜年的,其他人等都穿着一身新衣服出去拜年。男女各聚,由大带小,先从本门本族拜起,依次到近邻、街坊以及平日有来往的。拜年兴磕头,说「过年好」、「一年一个时候的」、「过整年(或长年)了没有。

    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日益丰富的饮食文化,渐渐淡化了对年的期盼。老家的年,心里充满了暖暖的回忆,记忆中满满的都是童年的味道,是香甜的期待幸福味道。

    随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年那些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el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