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日更1000天计划的第两百五十九天
昨天说了如何预防以及缓解小孩近视,但毕竟近视是全世界的一个趋势,因此,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判断方法,对于发现孩子近视的征兆,特别是假性近视的判断,很有帮助。只有你发现后,才能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或者是搭配合适的眼镜。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大家以为孩子生下来的视力就应该是1.0以上,看电视的时候,不能坐的太近,硬要把孩子抱到自己觉得标准的地方。
我家老大在4岁的时候,偶尔会看一会动画片,一开始他总喜欢坐得比较前面一点,我们总是把他抱到后面去,觉得太近了看眼睛会坏,相信大部分孩子都经历过这个过程。
直到前段时间看了一些相关的报道,原来小孩的视力并不是一开始就1.0以上的,是有一个生长发育的过程,一般会发育到6岁,才能到正常的水平,也就是1.0。
在此之前的视力判断标准,有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周岁年龄乘以0.2,算出的结果就是孩子的参考视力。例如四岁的孩子,视力参考标准是0.8。所以,如果孩子在6岁以前经常看电视,距离又太远,反而会因为看不清屏幕,使得眼睛更容易疲劳,进而导致近视。
从这里你也就会发现,6岁以前的孩子,看不了那么远是正常的。不过,在这个阶段的孩子,是视力发育的敏感期,各种细微的变化,我们都要及时发现,特别是弱视,一定要在3-5岁的视力敏感期进行治疗,年龄越大治疗效果越差,7岁以上几乎治不好的,只能一直待眼镜了。
我自己小时候也弱视,戴了一段时间的“独眼龙”眼镜才治好,还好发现得早,不然就得戴一辈子眼镜了~~
那么,如何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呢?家长们主要要做两件事:
一、定期带孩子做视力检查,掌握变化;
据专业眼科医生建议,从三岁开始,孩子最好每半年做一次视力检查。因为专业的医生,有丰富的经验来做判断,最大程度地帮你预防可能发生的问题;万一发现问题,还能及时进行治疗,一定要对3-5岁这个阶段特别重视,如果错过这个阶段,以后再治疗的难度就会大很多。
二、通过日常观察,及时发现近视的征兆;
除了定期检查,家长也可以通过每天陪在孩子身边,观察一些孩子的症状,从而初步判断孩子的眼睛是否有异常。
1、看电视距离太近;
在3岁以前,最好不要让小孩看电视,等到3岁以后,根据上面的公式,小孩的视力是会比普通人差一点,做得稍微近一点也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在看电视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喜欢往前跑,直到离得很近(例如1米内)才停下来,这个时候,你就要怀疑是否有近视或者散光了。
2、喜欢眯着眼看东西;
相信有近视的小伙伴都知道,眼睛眯起来,能够看得更加清楚一点。如果你的孩子,在看书或者电视的时候,无论距离近还是远,都会习惯性、经常性地眯眼睛,这时候,就要注意他是否近视了。
3、喜欢歪着头看东西;
有些小朋友,在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自觉地就把头歪向一边,很多大人觉得这是小孩专注力高的表现,实际上,他的眼睛可能有近视,甚至同时又斜视的情况。
别看歪一点点头是小事,除了眼睛出问题,更严重的是对孩子今后的生长发育会有影响,长时间的歪头,会导致你的脸、牙齿、甚至脊柱都出现问题,特别是面部歪向一边(如下图),直接破坏形象,可能导致孩子长大后缺乏自信心,这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4、看东西的时候揉眼睛;
这一点我就深有体会,我的两边眼睛度数相差悬殊,一边正常,一边400度,在没有带眼镜的情况下,基本都是一只眼睛在运作。用眼时间久了,一边眼睛就会产生疲劳,于是就会用手去揉一揉,缓解一下疲劳。
因此,当你发现孩子经常揉某一边眼睛的时候,就要注意,是否有一边眼睛已经近视。一般来说容易忽视这个细节,因为孩子的一边眼睛在正常工作,就不会出现上面说的几种看不见的情况,这一点值得家长重视。
此外,如果到户外遇到阳光的时候,孩子喜欢闭一只眼,这也可能是一边眼睛出问题了,需要及时去检查。
综上,在孩子3-5岁这个年龄段,要尤其关注影响其视力的各种细节,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在将来留下隐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