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是唐代的战神,但他一生的政治处境都很凶险,如果不是他用一次次的战绩来说话,他早就死过很多回,也无法活到八十多岁。
为什么?因为对唐帝国核心领导来说,他有政治污点,领导对他不放心。
李靖是隋朝炀帝时的官员,但他参与了李渊的密谋事业,又因为“革命意志”不够坚定,想反水戴罪立功。无奈李渊的密谋事业来的太过顺利,他才走到半路,长安已经沦陷,李靖被抓,李渊想把他当革命事业软骨头的典型杀了,关键时刻李靖想到李渊是要做大事业的人,需要人才,也需要向天下英才做出姿态,所以李靖的:“公兴义兵,欲平暴乱,乃以私怨杀壮士乎?”的回答救了自己一命,但这个污点在唐帝国老大心中再也洗不掉。
每次帝国遇到大的战役都需要他出马,每次带着赫赫之功回朝,要么被贬得更远,要么被批评,要么被弹劾。64岁时以腿疾为由要求退休,太宗李世民欣然答应,没有任何挽留并开启了一番名为表扬实为训诫的说教~
但李靖始终不申辩,不抗议,他知道权力只认结果。所以他用一次次的胜利,堵住权力的血盆大口。
试想,如果李靖没有当初的反水行为,凭他的智慧和战绩,他的生存环境会不会完全不一样?会不会在胜利之巅还要“阖门自守,杜绝兵客,虽亲戚不得妄进?”
由此想到:在团队中做任何决策之前一定要想明白才付诸行动,行动了就不纠结。领导哪怕注重结果,但更在意的是你的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