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关注人性课,去年参加了人性课,这个周末复训一次。
老师对这个主题的讲解,比去年讲的更加生动、鲜活,体系也更符合大家理解的需要。
前几年,我看过武志红等一些心理学大咖的书籍,对人的情绪、性格、命运有一定了解。今天再次听到老师们讲关于情绪、性格的话题,还是很有收获。对同样的一个知识点,因为有不同的解读,自己才会有更深、更立体的认识。
关于人性最好的故事和解读,应该是在中外名著中间,在心理学大师的文字中间,可是为什么还要听老师今天的课呢?我想原因有三个。第一个,经由老师的情绪,去感受同样的知识点。第二个,在与不同学员的观察互动中,去感受他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第3 个,在课堂里而不是在书本里去重新学习新的知识。
今天听课时,老师讲到异性之间相处有三个需要,分别是存在感、性 、自由。
有些人提供价值来获得存在感。有些人通过标新立异来获得存在感。自己希望通过什么方式,为什么人提供什么价值?就是这个人的价值观。
恋爱时总希望异性朋友多多陪伴自己,这其实就是性需要的某种表达。经常关注朋友圈他人发的健身图片,可能就是来自性的动力。
自己提出请求后,不会因为他人拒绝而感到难过。当然可能因为自己的愿望无法达成而难过。这就是尊重界限就可以获得自由。
当自己清晰的知道自己为什么做这件事情时,这件事情就可以去做。如果盲目的去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最好就不要去做。这个标准可以帮助自己来决定是否做某件事。
如果自己都无法保证自己的情感与生活,那么为什么伴侣和婚姻可以带来这份保障?
问题形成的原因可能在父母,改变现状的责任却在自己。因为自己的人生需要由自己来负责。
这就是今天学习中印象比较深的几个句子。
今天去参加这个课程也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在空间上去接近在关系上面比较自由的人,比如老师;去接近非常关注成熟与关系的个体,比如学员。
参加课程时我几乎没有说话。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为什么。结束时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我是在有意结束过往用语言来获得关注的方式,慢慢试着去建立,用提供价值的方式来获得关注。尽管暂时存在一些挑战,但是我选择沿着这条路朝前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