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3-05-16

2023-05-16

作者: 蒋铭国江西乐平 | 来源:发表于2023-05-15 23:40 被阅读0次

    (三)基本内容

    1.研究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在班级学生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针对不同学生如何分学科、分学段、分层次实行作业分层设计。

    2.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差异,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3.尝试使用智慧作业生态圈内的高质量作业平台,减少学生重复作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培养教师信息技术与素养,促进教师发展,从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微课录制,辅助课堂教学,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靶向指导。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作业设计尽量避免出现机械、单调、重复性无效作业或惩罚性作业,尽量缩减一些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的练习;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学业水平和学习能力,作业的形式必须多样化,突出开放性。

    难点是作业设计时,功能应强调形成性和发展性、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形式应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容量应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评判应重视过程性和激励性。

    (五)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中国知网文献中以“作业分层设计”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搜索到571篇文章。以“双减作业设计”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搜索到263篇文章。从数量上看,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策略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综合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状况发现,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主要是从单一学科的角度提出了作业优化设计、创新设计的建议,尤其以小学学段的研究居多。从初中方面以多学科为着眼点进行初中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研究很少。因此,在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教师研究本课题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克托·费德罗维奇·沙塔洛夫说过,当学生感到完成作业不是应付差事,而是一种内在需要时,作业就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就会变成兴趣,反之则会成为负担。在他的《教育散记》中在作业方面提出:改“布置”作业为“推荐”作业。他主张编两类练习题集;第一类集子中的全部习题,是必做题,不论学生对这门功课是否有兴趣,难度应使所有学生都有能力完成;第二类集子中的习题是选做题,专为对该门课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编写。其难度要符合学优生的能力。 学困生较多的日本筱井旭高中曾做过这样的实验, 一种是不顾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对所有学生布置同样的家庭作业,其实验结果是即使惩罚再严厉,学生仍有不交作业的;另一种则考虑到学生个体学习差异,分别布置与其相适应的家庭作业。其实验结果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完成。美国教师在布置数学家庭作业时提倡要有必做和选做之分,其中必做的作业是为了给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补偿教育的机会,而选做的作业则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分层作业设计是依托分层教学而对作业进行的相对合理、科学的设计,其设计的理论依据与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紧密相关。也有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作业的分层进行了阐释。通过研究1999 年以来国内学者们发表的文章来看,大多数学者关于分层教学以及分层作业设计理论基础的观点是一致的,有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巴班斯基“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另外,东北师范大学王桂梅认为,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还有“成功效应”原理。认为学优生和学困生的明显区别是:学优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学困生不然。因此,在分层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差异,设置不同的目的要求;又根据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时期,设置不同的目的,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每一个阶段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都能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样,让学困生感觉到自己的学习与优等生的距离在不断缩小,逐步激发求知的动力。

    大多数国内学者认为,分层作业设计的理论依据来自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相对应受科的理论其础。可以从哲学、管理学的经典理论中发掘新的理论基础,开辟新的研究视角如对分层作业管理的研究就非常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05-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pv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