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9

作者: North2002 | 来源:发表于2018-08-09 22:41 被阅读5次

这周在学习吴伯凡认知方法论课程里的积极数据和消极数据章节。

消极数据,就是我们把不能明确变成一个指标又确实存在,并且能左右我们判断和认知的数据。

积极数据,就是经过我们加工,可以直接利用的数据,进行分析。

单从这两个概念,给我的理解是,针对同样一个事实。我们会从不同角度解读,也就会造成不一样的所谓的积极数据,并且因为个人能力的原因,我们会忽略掉很多事实。这么说来无论我们怎么处理,我们得到的数据并不能全部反应事实,只能接近事实。

就像男人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往往是结构性的“积极数据”占主导,而非结构性数据的“消极数据”只是一个附带。但结婚以后就会反过来:你往往不太关心“积极数据”了。

因为“积极数据”包含的身高、三维、年龄……所有这些指标,本身就是边际效应递减的,一旦获得就视为理所当然了,然后,你就开始关心“消极数据”,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了。

数据除了有“积极数据”和“消极数据”的区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数据确认谬误——数据能够通过自我调整来支持我们想让其支持的任何观点。

数据学家奈特・希尔福是这样定义的:最为惨痛的失败性预测,通常有许多共同点,我们只关注那些意味着世界恰如我们所想的标志,而不关心世界的本来面目。

或许我看到的永远只是一小块,但是我能做的就是把这一小块变大一点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8-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rh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