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和妈妈一起喝下午茶。
聊聊她认识的我的同学们,聊聊我认识的她的老姐妹们。。。。。。
作为父母,每个阶段的心情是不一样的。
孩子18岁以内的父母,就希望孩子能进入好的大学,意味着自己的教育成功,其次觉得孩子的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
孩子刚离开读大学的父母,若孩子能去远离家庭,或者去海外独自生存,都是让父母感到骄傲的。
但是当父母到了60岁以后,就希望在本地,能随时出现在自己的身边。
因为病情的关系,妈妈和一个德高望重的女医生成了知交,经常去她家里小坐一番。
因为妈妈的耳朵不太好,我也会经常陪同在身边,这位女医生特别羡慕妈妈。
她育有两个儿子,如今都在美国落地生根,她和老先生日常靠一只猫咪一只狗增添家庭活力。
每每看到我陪在妈妈身边,一脸的羡慕,总说:“还是女儿好呀!”
高中男同学的父亲因为心肌梗塞猝死,母亲万念俱灰,没想到这个男同学和他的哥哥商量好轮流陪母亲吃饭逛街,从不会让母亲单独在家里一天。
好几次,母亲扬言要追随父亲而去,儿子说:“妈妈,我已经没有爸爸了,你不能不让我们兄弟俩再没了妈妈吧!”
这句话支撑母亲活下去的念头。
两个孝顺儿子的行径,让母亲的那些同事和邻居分外羡慕。
实际上,不管是女儿还是儿子,能陪在身边,真心关心父母的才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幸福。
说到底,最满意的家庭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始终想得到父母的子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