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圈圈+3
不好意思,我又要开始碎碎念了。虽然知晓这样写字毫无文学意义,对我的写作能力提高毫无裨益。但是玩写字,开心就好。正好可以热个身,纯练手速。先静下心来,十指在键盘上运行起来。就算一个好的开头了。
最近写字真的很慢。拖延症严重。半天不愿意打开电脑。不愿意好好日更,总是在睡觉前半小时才迫不得已开始草率敷衍。真需要好好治一治。
趁今天所有的时间都是自己的。上午没有出门,就在房间里读叶嘉莹的《说初盛唐诗》。时光慢慢地静下来。
11点左右,头脑晕晕乎乎,意识又混沌起来。起身去厨房轻悠了一圈。心想。如今真是上了年纪,不禁劳累。上午就想打瞌睡。午饭后当然更迷糊。中午不睡,下午崩溃。总之,我现在只要用脑四个小时就需要睡一睡。不能保持全天精力。想想少年时有用不完的精力,真没有好好珍惜。
真佩服村里耕作的农人,他们日不出而作,日落尚不得息,能坚持一辈子;也佩服茶楼酒肆的闲人,他们能日日坐在桌前,推杯换盏,高声漫语,赌酒烹茶,推牌换令,持续博弈,孜孜不倦,长年作战。他们的精力旺盛毋庸质疑,耐力持久令人钦服。
而我就像一个用久了的锂电池,工作起来耗电贼快。持续小半天,又需要充充电,不知是我身体硬件的问题,还是意志力不够?“吃苦耐劳”这四个字真不是贬义。拆开来讲,我就是以为自己是个主观上甘于吃苦客观上无法耐劳的人。如果一个人有“耐劳”的生理机能,还有“吃苦”的主观意识,那定然是个优秀的打工人了。起码也能取得比普通人略好的成绩吧?哪个老板不喜欢这样的员人素质?
虽不“耐劳”,但意识到自己的弱点,也要想办法弥补。比如,站起来略施小步,调节一下迟钝的头脑,改换一下注意力,又能继续“坐下去”。如果过于疲倦,也可以眯会眼睛小憩。就当作充电了。小睡一会儿,果然神采焕然。
对了,耐劳也是一种身体素质。可以练练。不慌。精神上不要畏惧用脑过度。据科学报告,爱因斯坦的大脑才开发了17%,我们普通人不会用脑过度的。哭笑不得。这是不是偷换概念啊。时长(数量)跟质量怎么相提并论的?我的用脑是体力问题,不是精神问题。总之,还是劳逸结合比较科学。
呵呵,看来,我还是败给了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