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说,阅读应该像阳光一样无处不在。

阅读不只能帮助我们获取知识和智慧,而且还能启迪我们的心灵。阅读引领成长!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温度,知识更有广度,思维更有高度。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做大学问、成大事业有三个境界:第一层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层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层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里的三个境界恰好可以用来比喻读书成长的三个境界。
首先“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是跳出纷扰,找到自己的目标;阅读要有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就不能坚持不断的阅读。有目标的阅读更有效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功利性阅读。不以解决问题的阅读是耍流氓,这种可有可无的状态会让我们忽略错失阅读的美好,缺乏热情也让我们留连于表面层次,难有成果。
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恨,为消得人憔悴”。指向着目标孜孜不倦、无怨无悔地追寻。树立目标后,我们会去阅读不同的书籍找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各种难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知识点太难太枯燥,学习精力不足,无法分辨良莠参半的数之不尽的书籍。而且还有可能会审美疲劳,对恋人产生疲倦感。这就需要我们投入足够多时间和精力,不断锻造自己的学习阅读能力,坚定自己的信念。在追求成长的同时,我们要努力学习,要努力工作,要照顾家庭,要兼顾这么多的东西,就意味着我们得付出加倍的努力“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重境界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经历了重重追逐,无数的思考后,我们往往会到达一个顿悟的状态。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时代在变化,观点在更替。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关于如何管理情绪,有的书会教我们改变环境,让我们整理书桌和房间,认为干净整洁的环境让心情更好。有的书建议我们向内看,接纳情绪,认为内心的想法才是决定情绪的关键。遇到不同观点得时候,我们往往会迷惘,好像说的都有道理,到底应该听谁的呢?当阅读多了,思考往往就会达到顿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越读者》说:“除了爱情,没有任何事情像阅读这样让我们觉得,迟来的开始也可以如此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