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明,不是说我自己。
先长篇大论铺垫一下(前面的不重要,性子急的拉到最后就行了)。
家里三床“寒冬”盖的厚被子,一床领导带宿舍去了,一床儿子带学校去了,家里的那床,往年冬天都是我的专利,因为我们家领导火力旺,用不到这么厚的被子,儿子倒是没啥火力,但整太多厚被子实在没地方放,所以冬天最冷的时候,他就再搭一床薄的,将就一下。
前些天陪老娘出院,看见领导在家盖着我那床不是最厚的被子(最厚那床还没上岗),顺口问了一句,冷不冷?领导居然说,冷。
太出乎意料,我俩的被子一直都是互相“追随”,他的被子永远比我薄,秋冬我换下薄的来给他盖,春夏他换下厚的给我盖。
现在这人用来过冬的被子居然嫌弃冷,那只好把我过冬的厚被子给他盖了。
因为出院以后我跟娘住,晚上插电暖气,所以我用不到厚被子。客厅早晚会开空调,加上领导又换了厚被子,跟我说,暖和!
好吧,你暖和了,我的被子没了,得想招了。
我的招就是把领导过冬的那床被子拆了,再添上一层棉花绒,加工成厚被子,毕竟家里还有点散绒子。
说干就干,毕竟娘走了以后我就不舍得天天开空调插暖气了。
结果,一番拆洗晒,准备重做的时候发现,被胆“缩”了。
当然我知道不是它缩了,而是在我当初做被子的时候,把棉花绒扯大了,现在离开线和布料的“禁锢”,它就现原形了。
这咋整?我不能再用暴力给它扯大啊!
然后群里发了一下感慨。
淘淘说,出去重弹一下。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没看见,因为我发完感慨就干活了,我已经决定,接上一截。
但我知道,接这个需要技术和耐心,我见过我奶奶我姥姥我娘干过这么细致的活:把棉花绒一点点扯下来,再依次铺到布料上,然后一点点加厚,让那些绒互相连接,不分彼此。
很明显我没有这样的技术,也没有这样的耐心,只能简单粗暴把连接的地方撕扯几下,其实就是心里安慰罢了,一点作用没有。
缝的时候把那个地方多缝了两趟,安慰一下自己。
后来看到淘淘那个建议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在忙活了,所以她的建议只能是建议。但我忍不住在心里问自己,我为啥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答案是,我没有出去弹过被胆,所以心里没有这个选项。
她能想到,说明干过,这事她不陌生,不然换一个人可能就会惊讶于我居然会自己做被子,而不是如此迅速地给出合理化建议。
哎呀,淘淘可真是全能型选手啊,出得厅堂,下得厨房,可职场杀四方,能居家写文章;可攘外,可安内,能持家,能赚钱;能哄老人开心,也能跟年轻人打成一片。
这么优秀的女人,家里那个男人是修了几辈子才修来的福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