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个体》提问官古典的每日一问:30/30
这个营还有1天就要结束了。假如你是这个群战略顾问——如果我们将来能一起做点什么事,你希望是什么?
今天是超级个体训练营的最后一天,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收获,不管是收获了好的习惯,还是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未来的日子里坚持学习,死磕自己,努力做好时间的朋友,借用罗胖的一句话,希望未来十年都能看到大家笃定的眼神。以上是今天每日一问的精选:
</br>
</br>
01 桥路:建立细分领域的小组
根据爱好、技能裂变出若干小群,群内任何人都可以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是不是有点像裂变式创业?比如我建立了“超级个体——思维导图分舵”,群里面已经有126位爱智求真的小伙伴了!此外还可以建立一些诸如3+2打卡分舵、“excel分舵”、写作分舵之类的小群,甚至可以通过小群众筹一个微信公众号、写一本众创书等等。如此,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技能,同样也是一种极好的宣传手段。
</br>
</br>
02 净彻:每周分享、继续打卡、写自己的故事扩大影响力、建立线下小组
- 近景:开营前,大家都写了自己能提供的服务和资源。营结束后,针对自己的专长,每周可以有1-2场的分享和交流。如果有牛人有很多模块可以分享,那就多开几场分享,还可以得到大家的反馈,不限于物资鼓励,为分享人积累为知识付费的机会和经历。
- 可以继续自愿发三件事,并互相提醒,你为你的梦想做了什么?也就是你的每日目标是否指向你的最终目标?让生命之花转起来。
- 远景:将来让自己成为超级个体,并写出一个一个故事,出书或者拍微电影,扩大影响力。
- 以每个人为辐射台,多个城市同时发起超级个体线下小组,并在微博上造势。
</br>
</br>
03 陈政:保持每天打卡、主动影响身边的人
如果将来我们能一起做些什么,我希望我们大家可以根据这一个月的学习,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新的技能,感悟和思考能够主动的分享给更多的人,也帮助他们一起成长。这一个月对我来说真的是收获特别特别的大,首先自己养成了每天写三件事的习惯并且自己会一直保持下去,再有通过每天的任务的完成,逼迫自己主动去思考,去输出。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收获就是认识了一群勤奋上进努力的朋友们。因为自己来自一个小城市,又没有在大城市工作和生活过,周边几乎没有像群里这种优秀的人们,所以在这短短的一个月里像是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让我意识到这个世界优秀的人太多太多,不要被周围的环境所麻痹,一定要时刻保持一种学习上进的状态,不要被这个社会所淘汰。我希望我们群里的这些人在以后的日子里都能帮助自己认识的人,从自己做起,通过改变周围的人,最后改变世界。
</br>
</br>
04 纯简:裂变出更多的超级个体群
- 对于这个营还有一天就结束,我的理解是暂时的结束,这是一个阶段性的里程碑,并不是终点,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还有很多个30天。
- 如果能够一起做点事情,我有一个小提议:我们这个营,算作第一个超级个体营,用罗胖在例会上说的,算作头部用户。头部用户在超级个体营中体验了第一个30天,那能否在超级个体的订阅用户中再产生1个、2个的超级个体营呢?玩法可参照我们第一个超级个体营,进行适当的调整,由第一个超级个体营的头部用户进行日常的运营维护。(每日三件事+每周一主题深入讨论,基本为各自在践行古少侠所传授的方法论的收获)
- 这样我们就可以让更多的爱智求真的伙伴们进行连接,一起在变化快速的信息化时代中结伴而行~
</br>
</br>
05 小霞:录制视频合集、智库分享群、众创书
- 大家可以每人拍3秒的小视频,简洁地自我介绍/一个月的变化/未来期许……做成一个“超级个体成长录”,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将它放出来,一起看看时光改变我们的样子。
- 成长需要陪伴,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可以发展出更多的玩法,在群里不仅是3+1+1,还有自己的新想法、一直纠结而解决不了的问题、学到的新知……我们一起把这个做成一个“智库群”!你要知道,你在朋友圈里无论是发感慨或者抱怨,真的没有多少人会好好看给你表达赞赏或者真诚发表有价值的意见,而我认为,这里可以。
- 知道李笑来老师做众创书之后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做,一个月看到那么多有质量的回答,而且还是结合了自己的想法和得到专栏的内容,精辟有见解,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写呢?不用考虑地域限制,也是我们自我提升相互监督的好方法,我想,这也是个有趣的过程。异想天开一点,说不定写出来还很受欢迎呢!
</br>
</br>
06 霍豪杰: 建立细分领域小组
希望和大家一起做的事情,就是让超级个体的群体变得更大强大。
可以把群分成模块组,每个模块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技能模块,成长认知模块,好习惯养成模块,健身模块,每个模块都是有周期,成员可以在周期结束后更换模块组,在周期内不得随着更换组,每个组的学习反馈机制均按照各组成员的的意见修订,模块组的人可以去寻找相同兴趣的人来扩大自己的组织,吸引更多的人来参加。每个模块组的人可以通过趣味性竞争的方式pk,促进交流和学习。
</br>
</br>
07 陈一镇:众创书籍、写下十年后的目标,给自己一个承诺
- 我最希望做的是大家在这一个月内养成的写作习惯能一直写下去,经过30天超级个体的学习后,有关对待学习,对待工作的不断改变,也可以写关于自己所处的领域,关于生活中的困惑等等。时机合适时,可以来一次知识众筹,出一本书。书名取为《超级个体践行记》。
- 刚又重新看了群里各个成员的介绍,群内成员分散在各个省份,我相信所有在群里认真学习,按时提交作业的人在这一个月不管是对自己的心理、还是认知以及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而且是能真切的感受到自己每天的进步。我希望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这个概念能够像图书会一样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像樊登老师的读书会一样在各个县市挂牌成立。那时我们便可以更加直接的参与到超体这个概念和方法论的宣传和推广中。
- 我希望超体的小伙伴们在结束时可以写下自己的十年之后的目标,并且在十年后确定一个超体十年周年聚会,如同罗胖预售他二十年之后的门票一样给自己设置一个十年的承诺。十年里相互见证各自的经历,聚会时分享各自的人生故事,我想这十年或许会是一场十分美妙的旅行。
</br>
</br>
08 伽蓝214:写出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分组学习
- 写出自己下个30天内想完成的事或者想持续做的事。比如:读一本英文原著、学个吉他、做个30天的plank再或者是想追个妹子。
- 大伙把想要完成的按照优先排序一起收集起来。
- 现在就有两种做法:
- 大家再分小组分开学习。
- 讨论投票接下来30天大伙一起做这样一件事。
- 尝试一周投票如果效果好就继续,效果不好在投票换项目。
</br>
</br>
09 陈欣祺:需要主创人的魅力维持社群
在我看来,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首先这是一个短期目标非常明确的学习成长型社群,依靠的是主创人(协办团队)的强大明星魅力和所有人被筛选后的自我认同。这30天内的活动产出靠自己对自己负责,而无须对某个具体市场负责。
在我看来,这是个体依赖度非常高、内部协作链接比较弱的组织。如果提出未来的一些活动规划(我看很多小伙伴提出的自创群、未来承诺、线下活动等),其实只要依赖中心不变,应该都能搞得红红火火。但这些都是战术,不属于战略。
如果作为战略顾问,其实很难提出战略层面上的想法。它的走向可以说是一种半失控的状态,不可预期和控制的。分散、重组、再聚合……什么都有可能。
战术性的活动,其实大家伙儿提出的都挺好,也都可以阶段性热闹一下、激励一下,甚至可以更有仪式感一点。战略层面上,小伙伴们投缘的相互结识,前进的路上可以相互陪伴,这个社群最大的价值已经产生了。至于再后来,就让“失控”更猛烈一些吧。
</br>
</br>
10 滕乐:写文章、做分享、以周为周期接龙
原发性感受很难得,而群里的小伙伴各有各的人生体验和认知视野。。
我们不妨做这样的一个约定。
把自己最珍视的,也是最独特的几个认知写成文章,做分享。
可以每周一次,或者做接龙。为了便于交流,应该尽可能简洁,如一个“认知胶囊”。
几个星期后,我们会形成一张“认知地图”,我们的“路标”就是那满满的干货。
</br>
</br>
11 刘敏层:继续打卡、裂变出多个小组
- 自荐或由古典老师和小娴协商推举超级营运营官3-5位
- 运营内容首先每天早打卡3+1+1继续保持
- 根据大家的2017年计划和自己的长板,组成不同的战斗小分队:比如英语、写作、编程、生涯规划、时间管理、投资、自我成长等,每个小分队队长负责制,运营一个月进行复盘总结和调整,怎么调整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古典老师做首席顾问,小娴同学首席策划师。
</br>
</br>
12 张鹏飞:线下分享、毕业论文、得到专用贴、继续打卡
- 2017年希望来个见面会,让我们穿越空间的限制,彼此面对面的交流,诉说自己的故事,讲述自己的人生,交流学习的心得。
- 总结这一个月以来的所获所得所想。成长的核心是行动,行动过后会反过来改变我们的旧思想,然后升级,进而再次运用新思想来调整我们之后的行动。因此,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能够让我们梳理好自己的思想,休息片刻再次出发。
- 得到app里有“超级共同体”学习小组,开设一个超级个体实践群专用贴,这样还可以不断吸引新的小伙伴加入进来。
- 保持3+1+1的习惯
</br>
</br>
13 张志飞:继续打卡、每周一篇学习心得
我们都是超级个体的订阅用户,又通过筛选进入这个训练营,我们应该属于目的性较强的一群人,共同目标是成为超级个体。
成长的道路不应该孤单,更好的学习方法可能是跟一群志同相合的人在一起,互相鼓励,共同成长。
我们在一起做些什么会更有助于成长呢?也许不必惊天动地,不必慷慨激昂,每天践行古典老师传授的那些术,一起学习,互相切磋交流,或许就够了。
具体做些什么呢?听了古典老师的一个知乎回答,说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个习惯是每日三件事儿。我们也可以继续每天三件事打卡,强化这一习惯,也许会有其妙的事情发生。
我们在一起只打卡三件事儿可能有些浪费,我们还可以讨论下每周的主题,每周往群里发一篇周学习心得。按照每周精华、我要提问、我要分享、我在践行的方式,每周提交一次学习总结。
在一起,我们共同成长为超级个体。
</br>
</br>
14 冯一川:建立学习小组范本、众创书
- 首先从产品的角度,超级个体这个产品的价值绝对是超级产品,我们这个实践群就是产品的反馈链,我们群内的基本人员可以算作种子用户,以大家的行业丰富度来说,可以算是一个局部对产品内容的最直观的反应,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反馈产品。
- 从价值的传递角度看,罗辑思维和得到是产品的渠道和传递链条,我们这个学习实践群就是此产品的体验链条,体验价值是大于产品价值的,这也是我们这个群存在的意义,我们能做的就是说出我们的体验感觉就好了。
- 从场景化的角度来说,我们这个实践群的行业丰富度是很高的,每个人都是各自行业所对应的场景消费此产品的最好例证,可以通过观察个人对于某个工具在此行业的使用情况。
- 关于学习小组的看法,我们小组能做的就是提供一个学习小组所应有的范本,供19318人的订阅者成立所对应的学习小组。
- 我特别喜欢最近吴伯凡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叫“再部落化”。未来也是社群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小组内的基因就是非常有粘性的社群所应该有的,这里面的好东西可以迁移到其他社群里去。
- 我看到有小伙伴提出众创书的概念,我们也可以一起记录一年后每个人的成长轨迹,我们所代表的的就是现在职场中的职业态,或许我们的成长轨迹对别人能有所帮助。
</br>
</br>
15 擎曦:继续打卡、自我介绍、分享各自领域的趣事
- 每天打卡不停止,继续打卡,分享各自的感悟与小确兴,我会有所收获与成长。
- 把自己特长展露出来,第一天每人各自自我介绍的时候发现,来自五湖四海,来自各自领域,如果你们分享一下你们领域的一点小趣事,必定展见识
</br>
16 赵小艾:继续打卡、分享资源
每个人都是一个超级个体,超级个体联合起来,就是超级无敌组合。超级无敌组合就是资源的组合,还记得建群时得个人简介吗,都能为大家提供什么,我们群里有各行各业的人,提供的资源也分布在各行各业。如果每个人将来想需要什么资源时到这里来找,各取所需。
为了达成这样一个愿景,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努力的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超级个体,(古典老师已经是了,我们向他看齐)能为其他的个体提供有价值的资源,尤其我自己。
每个人设定大阶段的目标,固定的里程碑,打卡,分享资源,共同进步。
</br>
</br>
17 段扬扬:继续打卡、相互分享、鼓励写作、裂变小组
我一直坚信学习和成长本来就是孤独的,因为没有人可以代替你接受新概念,获得新认知,也没有人可以代替你去实践,所以我觉得超级个体最应该注重的就是实践,唯有行动才能真正地让自己成为超级个体,只停留在看和知道的层面,很难有大的提升,所以我觉得超级个体训练营的重点应该放在实践层面上。
- 这个群我觉得可以继续保留,每日三件事、小确幸和感悟可以继续保持,所有的事情全靠自驱动,只要自己内心真正认可成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做事才有意义和价值。
- 鼓励大家通过文章、语音、线下交流等方式分享各自的实践结果和成长经历,一方面让大家觉得有很多小伙伴和我们一样在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另一方面也让大家有机会展示自己,让更多的人相互了解和认识
-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让那些践行比较多,有深刻感受的小伙伴的文章推荐到古典老师的专栏上或者微信公众号上,这样也可以激发小伙伴的行动和创作热情。
- 可以按兴趣划分小组,比如说早起读英语群、每日写作群、每日践行古典专栏群等等,一个人可能不会一直坚持和死磕一件事,但是一群人可能更容易做到,在这个过程中受益的所有的小伙伴。
</br>
</br>
18 clare: 继续打卡、群内分享、带动和影响身边的人
- 结合月度年度生命之花,大家将目标细化到每一天的实际行动,继续保持打卡的方式,大家自觉自愿,继续共同成长。
- 自发自愿组织群内分享。可以是个人比较擅长的某个技能学习,也可以是成长历程心得。见证成为真正的超级个体。
- 以个体为核心发散影响力,在各自的圈子里,发扬超级个体的理念,并主动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参与行动,了解并且成为真正的超级个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