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妆·护肤·穿搭买买买购物指南
顶尖设计师都是欧美人?这些华人设计师不答应

顶尖设计师都是欧美人?这些华人设计师不答应

作者: 精明消费指南 | 来源:发表于2017-11-02 12:46 被阅读0次

一说起独立设计师,你会先想到国内的品牌吗?相信不少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这种有些许约定成俗的看法,不经意间就反映出了人们的内心一直在默认「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话说,难道就没有优秀的华人设计师吗?当然不是。但,Uma Wang、Masha Ma、Yang Li、Qiu Hao 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不是今天的讨论对象,我们更想你关注几个近年崭露头角的年轻设计师。

Shanghai Fashion Week labelhood - YIRANTIAN  Presentation on Apr 9th (19:00-20:00)

过往只要谈到上海时装周,许多人都是摊手兼摇头,秀场外的「街拍」和 T 台上不知所谓的「设计」,辣眼睛程度还真是远超出一般人的心理承受范围,但近一两年,参加 SHFW 的设计师,基本上都是留洋归来,名校毕业的一抓一大把,要么就出身 CSM(圣马丁),PARSONS(帕森斯),要么就是纽约时装学院,巴黎的 ESMOD。

况且,只要无视秀场外那些蹭热度的网红,把关注点落到参加时装周的品牌与设计师身上,那么所谓的妖魔鬼怪就会少很多。不过话又说回来,真要选出在国际舞台上拿得出手的设计,SHUSHU/TONG无疑是国内一众新生代设计师品牌中的翘楚。

SHUSHU/TONG,一个年轻的双人设计师品牌,由两位修读完伦敦时装学院研究生课程的 90 后——雷留树&蒋雨彤共同打造。最初俩人也想过留在伦敦发展,毕竟就行业的大环境来说,国外有明显的优势,比如英国时装协会对于当地的新生设计师会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工作室租金减免,展示厅收费优惠等等。但他们本打算通过创业项目申请留在英国的签证,可惜并没有顺利通过。不得不回到两个人上大学的城市——上海。在寸土寸金的魔都创业,光是场地租赁费用都高得吓人,所幸有业内前辈无私分享供货商和工厂的资源。

品牌自 2015 建立,至今不过两年时间,不短也不长。从第一季到现在的 collection,你都可以看到他们深谙少女心事,为少女情怀创造出了无限的可能

区别于泛滥成灾的伪少女形象,SHUSHU/TONG女孩的气质就像一道不太地道的法式甜点,甜味在舌头间停顿了几秒,随之而来的是香辛料的刺激性香气,尝起来是那么的不合时宜,但这种独特的料理方式却恰恰粉碎了让牙齿发软的腻味。

SHUSHU/TONG 17SS,SHFW,LABELHOOD LABELHOOD 17SS review,SHUSHU/TONG

当你为荷叶边、蝴蝶结、泡泡袖、小碎花这种俏皮可爱的元素倾心的同时,又不得不折服于那些大胆的廓形,特殊的面料,融入了东伦敦 grunge 街头文化的制衣手法。前卫,勇敢又灵气十足,这就是 SHUSHU/TONG 少女的特质。但无论设计如何奇特,手法如何夸张,理念如何多元化,「上身好看」始终却是二人坚守的信条。

从商业层面来看,SHUSHU/TONG 非常幸运,但也不是没遇到过难题。他们毕业后发布的首个系列的第一个合作者就是 Lane crawford,当时就碰上了一件很棘手的事:生产。由于国内的面料商提供不了需要用到的一种粉色羊毛,束手无策的他们只能让工厂把效果染出来。其中一个厂在打色那一步出了严重的差错,衣服还没做出来已经亏了一万多块。这一路走来,为了做自己喜欢的设计,也并不是别人眼中那么顺遂,但两个人的心态始终很乐观。

迄今,他们合作的店铺多达三十几个,其中不乏 Opening Ceremony、Dover Street Market、I0CorsoComo、H. Lorenzo 这一类有名的买手店,另外还有加拿大的时尚电商 SSENSE,今年新开不久的 the bálancing 也对其表示大力支持。

同时,SHUSHU/TONG 也跟国内的买手店有着紧密的联系,如 Dressing for Fun、MDC、比方说,和上海的 CDL / 长作栋梁推出过特别合作系列,他们还是 SANLIPOP 第一个入驻的国内设计师品牌。蛮有趣的一件事就是,当初能拿下第一张订单,竟是因为朋友把 lookbook 发到了朋友圈。

SHUSHU/TONG 15AW

SHUSHU/TONG 每一季的灵感都跟设计师看过的东西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联系,而电影和杂志就是重中之重。前不久发布的 2018 春夏系列就很有意思,秀场被布置成一个东方韵味满溢的大客厅,红配绿的地毯,奢华的丝绒太妃躺椅,古老的中式屏风,随意摆放的花瓶,几件古色古香的器具,还有装着小鸟的笼子。

其实,这个系列的灵感主要源于 1981 年的一部改编自小说的虐恋电影《Fruits of Passion》,由寺山修司执导。影片因含有大量情色镜头而成了「禁片」。若是观察得够仔细就不难发现,连衣裙上衣部分的黑色交叉绑带,蓬蓬裙腰间自然垂下的黑色飘带,模特手上的黑色手套,酷似日式浴袍的廓形大衣......看似隐晦又明目张胆的细节,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上述的片子。

被卖到妓院的少女 O 深信自己对 Steven 先生是永不更改的,但那一切,都在遇上那位对她一心一意的年轻人后瞬间瓦解。最开始的百般顺从,释放禁锢在身体内对爱的欲念,对自由的渴望......这种站在左右两岸的极端关系,恰恰是两位设计师要跟大家探讨的。

SHUSHU/TONG女孩总是化身电影主角,用另一种方式将片中故事重新演绎。2017 秋冬系列的灵感是来自 1989 年的一部校园青春片《Heathers》,整个系列都散发着反叛的气息,旨在表现学生时代的「好女孩」与「坏女孩」,许多单品都很适合用来叠穿,各种「不安分」的小细节,如可拆卸袖套,还有很多可以当配饰用的搭扣腰带,适合自由混搭的 strapless dress,别致的衬衫......

当然了,比起一下子看几十个 look,结合秀场的场景设计感受可能会更直观。

对了,两位设计师还跟好友合作拍摄了一支名为《Represent a poem-You’re Beautiful》的时装短片,通过互联网招募素人模特和将邀请了身边的朋友出镜,片子首发于 Modern Media Group 旗下的时尚创意短片平台 iFASHION。

YIRANTIAN 2016AW - Presentation - SHFW

郭一然天,YIRANTIAN 创始人,去年获得 2016 秋冬上海时装周新锐力量奖。在伦敦艺术大学伦敦时装学院修完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后,于 2014 年正式毕业并拿到硕士学位。然而,人家在校时就已经注册了品牌,并获得栋梁的大力支持,毕业之后就带着 2014 秋冬系列在上海时装周的「栋梁一日」专场日进行首秀,她的第一个系列还被东京新宿的伊势丹百货公司展出以及贩售,第二年就入围《Vogue Italy》的Young Talents,一个由已故主编 Franca sozzani 与 Yoox 联手创办的展览,意在扶持有才华的年轻设计师。又一位了不起的 90 后。

YIRANTIAN 官网 Home Page 放了一则展示 2016 春夏系列作品的短片。若是足够眼尖,一定会注意到模特连续换了好几双抢眼的耳环。这些配饰均来自YIRANTIAN Jewelry,由郭一然天与好友钟玮共同打造,是独立于服装之外的配饰品牌,大约一年推出两个系列。

小郭是这么说的:

服装更多的有局限性,而配饰很大意义上更容易被表现,服装和配饰上更多的是一个相互支持和相互表现的一个形式。

就这样,YIRANTIAN Jewelry 得以诞生。

别以为只有爱美的小姑娘喜欢,这些设计低调却足够惊艳,连女神舒淇和章子怡都戴过呢。今年 2 月份YIRANTIAN Jewelry还跟周大福 crossover 推出了情人节主题的限量款首饰,新力量与权威老品牌的碰撞,时髦度分毫不减。

尽管她偏爱使用凌厉的线条和硬朗的廓形,但不代表她的服装就是所谓的「无性别主义」,「中性风格」,她不屑外界给 YIRANTIAN 贴上这些标签,还表示自己其实是在通过这样的形式去反衬女性独有的纤细,娇柔,柔情似水。对媒体说她的剪裁「极简」,她同样不买账,称自己热爱装饰。是这么回事儿吧,只不过她的「装饰」都隐于细节,用心端详便能发现。是啊,有对立有矛盾才有火花

面对自我意识如此强烈的设计师,真的没必要过分解读,安安静静地看作品已是最大的尊重。

Renli Su AW14, photography by Simon Armstrong

苏仁莉,80 后设计师,大学时代在中央美术学院度过,跟上面几位一样在同一所学校——伦敦时装学院深造,于 2013 年毕业,而后创立个人同名品牌,去年入选了《Forbe Asia》的「福布斯 30 位 30 岁以下亚洲人物榜」。作品被英国版《Vogue》、《ELLE》、《Glamour》等大牌杂志和《Daily Telegraph》(每日邮报)刊登过,跟许多回归国内的华人设计师不一样的是,Renli 在伦敦定居。今年 3 月份,深圳玮言时尚集团董事长马忠红向 Renli Su 计划投资至少三百万英镑,逐步完善产品能力,待时机成熟就将品牌带到中国,开设更多的门店。这笔强大的注资也让他们的团队变得更「有力」,未来有足够的资本去和其他领域的艺术家展开更多创意性的合作。

对 Renli 来说,天然面料和细致的手工技艺永远是核心,任何时候都会放在第一位。虽然她的 Fashion idol 是Rei Kawakubo(川久保玲),但不意味着她的作品会是怪诞离奇的,相反,她希望自己的设计可以更日常,实穿度更高。在保留自身想法的基础上,适当融入一些传统元素和新颖的东西,但又不会给人太大距离感。仿佛在提醒你,是人在穿衣服,别反了过来。

Renli Su F/W 2017 RTW

Renli 早就对昂贵的「时尚」心生倦意了,所以她总是习惯用有机的棉、麻来展现返璞归真的概念,探索人与衣服之间的连结,这也跟她喜欢Vintage Clothing有关。倘若对日本的美学与文化产物稍微有点了解,看着 Renli Su 的设计,就难免联想到侘寂(わびさび) 一词。

Renli Su – AW14-15, C-Heads Mmagazine

这是 Renli Su 2016 春夏系列在伦敦时装周的 Presentation,主题是时空与记忆。在这个通透明亮的空间里,时间就像凝固了一般。东西方文化的相融,在现代设计中巧妙地加入过去某个时代的风格,这些都是 Renli Su 的特征。以 Mark Rothko 擅长的抽象色域为主调,将维多利亚时代最常出现的元素,如荷叶边、蝴蝶结、缎带、褶皱、立领、包钮、蕾丝,与东方的丝绸、棉微妙地结合在一起,所缔造出来的禅意就显得不那么无趣了。

这次用到的丝绵,丝和棉料分别占了三、七成。由此可见,优雅不是非得通过奢侈,华丽的用料来体现,这样的清心寡欲反倒为穿衣服的人赋予了一种不可侵犯的神圣感。

Renli 用过不少传统的面料和手工制作方法,像 SS15 的印度木雕印花工艺和手工梭织布料,FW15 还找来了失传已久的刺绣工艺跟西藏当地独有的羊毛编织法,就连布料的印染也是用纯天然植物。到了 SS 17 Collection,Renli 大量运用立体打结设计,还尝试着在原本的丝、棉面料上添加了刺绣图案,采用了古老的刺绣手技术。

之所以聊到他们,无非是想告诉大家,别光盯着那些污染眼球的「中国风」看,像他们这样出色的华人设计师已经慢慢多了起来。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是「媚外」,「媚」的只是我们愿意为其买单的好设计。既然如此,为何不将发掘国外品牌的注意力分一半出来,多点留心国内设计师的现状与发展,总会找到值得关注的品牌不是么。

对了,不知大家有没有这种困扰,买了很贵的衣服,但洗几次就坏了 o(╯□╰)o  其实可能不是洗涤方式不对,这里推荐一篇文章《花高价买的衣服洗几次就坏?家里的洗衣液该换了》给大家,关注公众号 Toxizin, 回复「洗衣液」即可,有详细的介绍,给你推荐几款国外好用的洗衣液品牌,让心爱的衣服能陪伴你更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顶尖设计师都是欧美人?这些华人设计师不答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yo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