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周礼.冬官.考工记》
商业画色彩强烈,却很难称得上美。
青山、碧水、红叶、麦浪、瀑布,所有美的元素都堆砌在长方形画框里,披红挂绿的呼唤着观众的注意力,有种年画的热闹喜庆。
似乎穿过层峦耸翠,重重枫影,看到的还是当年那个抱着大鱼的胖娃娃,眉心还有一个小红点。
据说,这种商业风景画每个部分都有专人负责,类似流水线作业。
画云朵的人就只画云朵,画山的人就只画山。这样效率极高,每个画师只专攻一样,技术也非常稳定。
熟能生巧,日复一日的重复会让他们成为优秀的画匠。
却也会被画中的匠气困住,难以称得上真正的画家。
看到一条书评,“作者是为了写而写。”
一语道破我看那本书时的疑惑。
作者文笔很好,形容修饰用的炉火纯青,故事也基本符合逻辑,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主角大喜大悲,读者的心中是毫无波澜的,就像是看一个演技拙劣的演员。
又像是在看一本过时的小学生作文大全:写妈妈就写她头上的白发,手上的老茧;写爸爸就写他弯了的腰,昏花的眼;写亲情就是深夜背着发烧的孩子去医院;写风景就是鸟语花香,万里无云……
现在的读者已经很难被这些套路打动了,只觉得虚浮。
在人工智能兴起的时代,机器比人更擅长简单重复的工作。
但也有独属于人的难以被代替的东西,比如说,脑海中流星一样划过的灵感、难以琢磨又忽视不了的情绪、哲理性的思考……
这些东西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随着生长,一点一点融进了我们的生命里,混进了血液里,把我们锻造成完全不同的个体。
选择吧,做衣食无忧的画匠,还是一朝飞入云端,一朝跌下神坛的大艺术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