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了《我们仨》,我看到了一个家庭最美好的样子

读了《我们仨》,我看到了一个家庭最美好的样子

作者: 梦溪书谈 | 来源:发表于2022-07-02 10:40 被阅读0次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美好的事物,总是转瞬即逝。

1997年,86岁的杨绛,眼见自己唯一的女儿钱瑗住院两年后病逝。

一年后,挚爱一生的伴侣钱钟书也在因病住院四年后撒手人寰。

在老病相催的人生暮年,在家和两所医院之间奔波劳顿,三人分居三处,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四年。

最后,一家三口,两个最亲爱的人仍相继离世,一转眼,只剩下了她自己,孤老一人。

曾经的家也成了旅途中的客栈。

四年后,92岁高龄的她,回顾过去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强忍悲痛,把女儿在病床上未写完的《我们仨》继续写完。

这本书的前两部分,写他们俩老了,他们仨失散了,悲伤的气息,不禁让我潸然泪下。

在她平和的笔下,没有“死亡”这样冰冷的字眼,沉重的死亡,如梦境一般,亦真亦幻,朦胧缥缈,但那份难言的失去的哀痛,克制却强烈的悲伤,却让人感同身受。

看到书的第三部分,又让人会心一笑。

一个学者家庭的温暖日常,杨绛用大量的篇幅,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

从1935年二人结婚开始,到1998年丈夫离世,仿佛这63年共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一家人又重聚了一次。

这神仙般的爱情,这愉快的家庭氛围,让人心生羡慕的同时,又不禁感叹:

原来,这就是一个家庭最美好的样子。

part 1

温暖

夫妻和,子女孝,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报。

1.不争吵

自古家和万事兴。如果一个家总是争吵不断,不管谁赢了,最后都会让这个家庭的气氛受到消极的影响,对整个家庭都是非常不利的。

人们常说,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一个和谐的幸福家庭,从来不争对错。

杨绛和钱钟书,也曾有过争吵。

书中记述,两人曾因一个法文单词的发音,而引起争论,双方谁也不服谁,说了很多伤感情的话。

后来请一位会说英语的法国夫人公断。

最后钱钟书输了,很不开心。

杨绛虽然赢了,也觉得无趣,也很不开心。

他们都觉得吵架很无聊,争来争去,也改变不了读音的定规。

自此以后,他们约定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

后来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他们都是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保留自己的见解,也不勉强对方,让对方自己决定。

2.不责备

一个家,遇事不责备,才会走向兴旺。

杨绛刚生完孩子,还未出院,钱钟书每天到产院探望,常哭着脸说“我做坏事了。”

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杨绛则安慰他说“不要紧,我会洗。”

后来他又把台灯砸了,她又安慰道“不要紧,我会修。”

再下一次,他又说把门轴弄坏了,门不能关了。杨绛依然安慰他“不要紧,我会修。”

她说不要紧,他真的就放心了。

他做的种种“坏事”,回寓后,她就真的全部修好。

一个还没出院的产妇,面对笨拙、还帮倒忙的老公,换做别人,即使不责备,心里也会不舒服,杨绛却还安慰他,如此体谅,实属难得。

杨绛说:

“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

“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

夫妻之间,彼此欣赏,互相理解,相互信任,这样的关系,怎会不幸福呢?

3.子女孝

文革时期,杨绛和钱钟书先后被革命群众“揪出来”,成了“牛鬼蛇神”。

他们的女儿钱瑗,想回家看望父母,而她属“革命群众”。

于是钱瑗贴出大字报和父母思想上“划清界限”,然后一言不发地偎着母亲贴坐身边,从书包里取出未完的针线活,一针一针地为妈妈缝制睡衣。

后来又从书包里取出一大包爸爸爱吃的夹心糖,找出一个玻璃瓶子,把糖一颗颗剥去包糖的纸,装在瓶里,又把一张张包糖的纸整整齐齐地叠在一起,藏入书包,免得革命群众从垃圾里发现糖纸。

钱瑗去世前不久,她自己已经不能进食,仍不放心妈妈的一日三餐,特写信,教妈妈如何做简易饭食。

如此细心体贴,温暖孝顺,让人看得不禁泪目。

part 2

有趣

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家,是世上最美的地方。

钱钟书总爱和女儿一起玩闹,女儿也爱和他没大没小的玩闹,从五岁到五十多岁,这样的欢声笑语一直都在家中萦绕。

五十多岁的钱瑗,回到父母家,钱钟书依然在她屋里捣乱。

在她床头枕上,垒着高高一叠大辞典,上面放一只四脚朝天的小板凳,凳脚上端端正正站着一双她刚脱下的沾满尘土的皮鞋。

一只鞋里塞一个笔筒,有毛笔、画笔、铅笔、圆珠笔等,另一只鞋里塞一个扫床的笤帚把。

沿着枕头是她带回家的大书包,接下是横放着的一本一本大小各式的书……

钱瑗把爸爸拦在书桌和钢琴之间,理直气壮地喊:“Mummy娘!爸爸做坏事!当场拿获!”

钱钟书则把自己缩得不能再小,紧闭着眼睛说:“我不在这里!”而他已经笑得都站不直了。

杨绛看着他们玩闹的战场,再看看钱钟书肚子里翻滚的笑浪,三个人一起哈哈大笑,以至于电话铃声响了,他们都没有听到。

这样和谐的画面,简直让人羡慕不已。

钱瑗去世前在病床上写的《我们仨》,第一节就是《爸爸逗我玩》,可见,这样有趣的家庭氛围,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这不仅在她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也直接影响并塑造了她的良好性格。

part 3

上进

每个人都奔着自己的目标,孜孜不倦地追求。

杨绛说: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丈夫钱钟书,不求官,不求名,只愿一生读书做学问搞创作。

本来学外国文学的他,由清华大学调入文研所后,被借调到古典组,选注宋诗。

非科班出身,也没有一个助手,没有现成的《全宋诗》供选择,自己就读遍了宋诗。

可以想见,工作量之巨大,治学态度之严谨。

他的小说《围城》火了以后,被改成电视剧,很多人慕名而来想一睹他的风采,杨绛只好守住门为他挡客。

女儿钱瑗,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立志要当教师的尖兵。

她担任教材编委会的审稿,认认真真,一下子找出抄袭的论文。

她担任北师大中英英语教学项目的负责人,一丝不苟,大胆挑战权威的外国专家,并拿出参考书,让专家心生赞叹并承认得益不浅。

眼看着女儿成长,父母心上得意。

她对工作兢兢业业,丝毫也不偷懒,每天超负荷工作,无限量加重负担,父母又暗暗心疼。

杨绛,则在翻译和写作的道路上,孜孜不倦。

直到102岁,仍在翻译柏拉图的名作《斐多》。

爱女和爱人去世后,仍写就了《我们仨》、《走在人生边上》这样的著作,并夜以继日地整理出了钱钟书所有的学术遗稿。

正如她在书中所说的:

“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

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写在最后

2016年,杨绛先生走完了105年的人生岁月,他们仨的故事就此落幕。

但是人世间,还有很多个“我们仨”或“我们几个”的故事在继续。

他们的温暖故事,永远提醒并激励我们:

在这短短的一生中,积极生活,创造快乐,温暖家人,永远珍惜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了《我们仨》,我看到了一个家庭最美好的样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zh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