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过一段时间,我都会要求自己慢下来写一些东西。这里的慢下来,不仅仅是写文章的速度,还有写文章的感觉,轻盈且通透。
比如我写那篇《有人教你学习,却没人教你吃饭》时,会刻意要求自己心静下来,绝不浮躁,绝不激动,因为那样的文章需要更纯粹地态度去创作。
我经常写干货,那是因为写干货简单,我只需要把我曾经做过的事情,完整回忆一遍即可,借用一些口语表达,串联一部分文字,它就是一篇干货,也可能是一篇好干货。
但创作另外一种文章,其实心里没底。因为你没有办法打腹稿,你也不知道你的键盘会为你创作出什么样的内容来。
你只是尽可能地遵从内心的感觉,把你想要说的内容,通过文字这种奇特的方式表述出来。这时候,文字如果是落地有响,你会开心,会雀跃,就像孕育出一个新生儿一样让你快乐。
那如果是写废了呢?依然是无比开心的,因为当你决定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你就得到了疗愈,因为你静心敲下的每一个文字,都是只为你。
在洁白的纸面上,每敲下一个字符,是你和纸面的对话,也是你和自己的对话。
我们总说文字可以疗愈心灵,什么样的文字是可以疗愈你的心灵呢?
就是当你敲下每一个字符,你都觉得每一个字符是如此地舒服,每多敲出一个字,你就多了一层温暖。
林夕曾说,他每一次写出好歌词时,都感觉不是他本人在写,而是上帝抓住了他的手,帮他写下一句又一句传神的歌词。
不如我们来感受一下:
我就是我 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天空海阔 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我喜欢我 让蔷薇开出一种结果
孤独的沙漠里 一样盛放的赤裸裸
我能体会这种感觉,当我认为自己真的写出好文章时,我常常以为自己不够资格,可能是恰巧文曲灵机一现,才有了此刻的笔下繁荣。
好作者都知道,好文章是可遇不可求的。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长期的学习,刻苦的练习,等待某一刻的昙花再现。
2
大多数的读者,其实是很难有优秀文字鉴别力的能力。一些好作品,常常会被镀上“鸡汤”的标签,这真的让人觉得无厘头。
一些作品本身,其实就是为了抚慰人心而创作,它的每一个字符,都能让人静下来。
我尝试写这种文字,但我的文学基础太低了,即便是我现在恶补,也不能保证自己时时刻刻能有高精度的作品出现。
这是个残酷的事实,但又滋生了我用心学写作的决心。我也开始慢慢喜欢每一个文字,和每一个文字组合后的佳偶天成。
文字天生就有力量,它可以是温暖的,可以是尖锐的,也可以是粗暴的。
你是什么样的性格,你的文字,就会呈现什么样的魅力,当然,也可能不是魅力,而是压力。
一个人的作品中,我们能读出作者耐心与否,用心与否,心境如何,这可能是文字的另一层恩赐,显示它的与众不同。
3
我读过很多好作品,为了学好写作,近年来我读的最多的是朱自清和鲁迅。但他们不是我最爱的作者,我最爱的作者,依然是那位跟我们说认真写作,深情地活的卢思浩。
几年前,我喜欢他的不成熟,喜欢他在作品里的不服输;几年后,我喜欢他的成熟,喜欢他在作品里的沉淀和思考:当我们看清事实的真相,依然要深情地活。
这似乎是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里的原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世界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我喜欢的,就是卢思浩在作品中传递出来的这种态度。
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如果你咬紧牙关,想办法解决,这些困难,就一定会过去。不管你在今夜经历了什么,明日依然车水马龙。
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快乐,当我们真的想热情地活着时。
我不认为学习是一件让我们难受的事,如果你意识到,当你掌握那些知识,你会有多强大;我也不认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随大流,拥有个性的你,一定也有属于你的牧场。
我也不愿意,让每天都是负能量。事实上,你我都知道,不管是快乐还是痛苦,你依然是需要这样过一天,当你的态度变了,随之而来的,是你的天空变了。
那么,我的问题来了,你每天都在练习什么?
如果你练习的是勇敢、乐观、喜悦,你得到的一定是无穷的快乐和美好生活;如果你练习的是抱怨、退缩、懦弱,你得到的,一定是更多的负能量。
其实文字和情绪一样。
你练习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你想改变周遭环境,得先尝试改变态度。
希望你是欢呼雀跃的灵魂,改变自己,再改变更多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