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大冰的书已经全部看完了。鉴于以前从来不写书评,那就从第一本开始讲起吧。
说起来很奇怪,越忙起来的时候,越想干正事,反倒是闲下来的时候就无心做正事了。高三的时候看两种书,第一种是看了涨知识的,要不就是对高考作文有好处的,比方说季羡林,杨绛等大家的散文,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那时候对于很多作家如数家珍,第二种是名著或者豆瓣高分之类的书。自诩好读书的我,不屑于读没营养的书的我,为了“合群”,当然大多数也是好奇,问朋友借来了《乖,摸摸头》。现在书里的内容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只是隐约记得丽江街上有充满情义的小屋,在新疆西藏卖唱的遇到的温暖故事,遭遇命运不公却对生命充满善意的歌手,可爱又充满人性的猫猫狗狗,当然还有潇洒的人生赢家之类的。总之,第二天出门的时候觉得,空气怎么这么新鲜,天怎么这么蓝这么美,生命怎么这么美好。然后又借到了《他们最幸福》,暑假用kindle看了《阿弥陀佛么么哒》,直到几天前也是用kindle看了《好吗好的》。这几本书里,又提到了无论生活境遇如何勇敢追梦的流浪歌手们,新疆兄弟简单粗犷的情谊,活成“平行世界,多元生活”的妹子汉子,还有恋爱长跑坎坎坷坷最终幸福的让看者不禁露出微笑的情侣们等等等等。故事确实各有不同,却又蒙上了相同的暖意色调,或许故事太理想太离奇,很多人批判大冰编故事欺骗读者。而且我仍坚持我原来的看法,这本“充斥着网络语言”(Amazon上的评论),只能哄骗小姑娘的书,本来就是毫无营养的书籍。
但是,我想说的是,这碗鸡汤我干的心甘情愿。对于一本随手拿起来就可以愉悦一下心情而且完全不需要思考的的书,我不想要求太高。看的都是人性的丑恶,命运的错位和种种被染上伟大色彩的悲剧,偶尔用“童话”(现在连真正的童话都是血腥暴力删减来的)激发一下少女心也没什么不好。我怀有同样感觉的还有张嘉佳和郭敬明。说真的,我在努力去掉有色眼镜看待作者。总的来说,小看怡情,大看伤身,毕竟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作家越来越喜欢煲看种外表的鸡汤了。如果大冰再出书,我大概还是会看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