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生不忘“好学”

一生不忘“好学”

作者: 离离风翼 | 来源:发表于2022-12-05 20:25 被阅读0次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谥他‘文’的称号呢?”孔子说:“他聪明勤勉,喜爱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谥他‘文’的称号。”


孔文子,名圉,是卫国的大夫。

他死后的谥号为“文”,所以被称作  孔文子。

在古代,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死后常被朝廷给予一个谥号。

别看谥号字数不多,最简短的,只有一个字。

却就为一个人的一生功过盖棺定论了。

朝廷依据此人生前所作所为,定其谥号也就有好有坏,分“美谥”、“平谥”、“恶谥”。

“平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比如生不逢时,突遭不测之类的。

“美谥”当然是赞美之词,让子孙世代脸上有光,深以为荣;

而“恶谥”,则让后代祖祖辈辈抬不起头来。

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独有深意的部分。

所以古人还是非常重视谥号的,毕竟这会影响后代子孙的荣辱。

在“美谥”中,“文”这个谥号是特别高的赞赏和荣誉了。

而孔圉这个人,平时的处事做人,好坏参半,为什么却给了他这么好的谥号呢?

所以子贡才有此疑问。

那么孔文子都有哪些行为呢?

说起他对国家的突出贡献,《论语》中另有一段,可以说明他出色的政治能力。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孔子说卫灵公这个人无道,季康子感到很惊讶,就反问道:“如果真像您说的那样,为什么没有亡国呢?”

孔子回答,因为有三个贤臣在辅佐他啊!

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管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呢?”


其中这个接待宾客的仲叔圉,就是孔文子。

也就是说,孔文子是很擅长外交的,对稳定当时卫国的政坛起到很大的作用,是国家功臣了。

但是另一方面,他的德行上又有欠缺,一些行为令人不齿。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他嫁女一事了。

卫国的太叔疾原本娶了宋国子朝的女儿,其妹陪嫁。

子朝逃出宋国以后,孔圉便让太叔疾休妻,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太叔疾背地里派随从,把妻妹引诱出来,偷偷养在“犁”这个地方,相当于他的第二个妻子。

孔圉知道以后大发雷霆,想要派兵去攻打太叔疾。被孔子劝阻了。

因为以臣攻打君,又没有什么正当的理由,只会耗费国家资源,且引起国人对孔圉的不满。

后来,孔圉又把自己的女儿强行要了回来。

等到太叔疾出逃,他的弟弟太叔遗被定为继承人。

为了巩固自己的政坛地位,孔圉又将女儿嫁给了太叔遗。

可见,孔圉这个人工于权谋,做事也时常越礼。

这样的人,被赐予“文”这样的美誉度很高的封号,子贡自然心有疑惑,于是像老师孔子请教。

孔子说了两点:“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因为这两点,可以称他为“文”了。

敏而好学:

聪明,敏锐,对事情的反应能力,接受能力很快。

比如我的一个校友,不怎么学习,高考700多分。

这样的人,智商高出普通人,容易自满,不那么好学。

而孔文子非常聪明,却仍然保持勤奋好学,这真是很难的了。

马伯庸曾经说过一句话:

有天分是一个前提,天分决定你的上限,决定你最高能拿多少分,而勤奋是决定你的下限

聪敏加上好学,这样的人如果用来修养德行,成就会很高。

不耻下问:

身居高位,学问很高深,却向身份地位学识等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这种虚心好学的态度也是很值得学习的。

试想我自己,有些时候,明明不懂,怕别人笑话,不好意思,或者不敢去问。

还是内心不够强大,有放不下的心态。

孔文子能做到这两点,“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就够得上“文”这个称号了。

总结: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好学”的重视。

好学,是一个人一生的主题。


相关文章

  • 一生不忘“好学”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

  • 珍爱

    愿我这一生 不忘于你 这一生中最爱! 不忘于你,初遇时年轻的面容 不忘于你,相伴的一分一秒爱恋 不忘于你,无尽脑海...

  • 《论语》共修(一三七)有颜回者好学:孔子为什么对颜回念念不忘?

    《论语·先进》有颜回者好学:孔子为什么对颜回念念不忘? 11.7: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

  • 狗熊老师说说:经典语录汇总

    狗熊有三不忘 难过中不忘祝福 挫折中不忘前进 生气中不忘感恩 人只要认识因果 相信因果 接受因果 一生不易为恶 从...

  • 江苏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江岛清风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服务不忘廉洁,做事不忘公平,为人不忘自重”;“一生正气,任劳任怨勇于担当;一片真情,全心...

  • 一生不忘

    孩子 别太晚回来 孩子这是你最爱吃的 孩子……孩子…… 声声的呼唤唠叨依稀停留耳畔 一幕幕画面清晰可见 只是此生的...

  • 一生不忘

    文/陌上千寻 可否用我的热情化解你内心的彷徨可否用我的虔诚换取你一生的平安 虽然我们各安一方模糊了心中彼此模样你像...

  • 十年起灵

    十年之约,起灵归来。 盗墓笔记,一生不忘

  • 《回到春秋读论语》第120章【延伸阅读】

    好学的孔子 孔子是一个非常好学的人,他一生都自觉地、勤奋地学习着。可以说,学习伴随孔子的一生,学习成了他生命的重要...

  • 每日三思

    西汉《说苑》中有一段话: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学习,是一生的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生不忘“好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bp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