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一下:
什么时候在超时买样东西,都要拿起放下若干次,最后犹犹豫豫的放下,或者扔进了购物车,期间心理做了若干次挣扎:买了的话,万一吃不了/用不上怎么办;不买的话,又想尝尝/试试。就这样,来来回回心理活动PK若干次。
什么时候买一件衣服都要重复超市买东西的过程;
什么时候去哪吃饭,吃什么也要重复超市买东西的过程;
从小到大,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类似”超时买东西的过程“:
高中文理分科时,选文选理呢;
高考选择大学时,选A选B呢;
毕业工作时,选国企还是私企呢,国企稳定薪资低,私企薪资高加班多;
上面的种种两难选题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西瓜和芝麻之分:今天的西瓜明天还是吗;对是别人西瓜,对你可不一定是西瓜。若干难分伯仲的选择,偏偏又想从中选择一个最优解,而又不想放弃任何机会,这本身就是一个互斥的选择。
但我们往往就是在面对这些明明是互斥选择的时候,偏偏想”雨露均沾“。A,B两个选项,每当选A的时候,想起了B的优点,忽略了其缺点;每当选B的时候,想起了A的优点,忽略了其缺点。就这样,在A,B之间来来回回,无限循环。此时的我们,一直纠结与A,B的选择,往往忽视了做选择的目的。
另一个方面,选择纠结的原因在于过于在意选择所带来的沉没成本。选择了A,意味着必然放弃了B的种种优点,反之亦然。这里姑且将放弃的选择带来的种种裨益作为沉没成本的话,那么放弃一种选择,等于默认接受其对应的沉没成本。比如,选择理科,必然要放弃选择文科带来的种种裨益。那么,其实所有选择可归结为以下两种策略:
策略一,将所有选择代表的沉没成本排序。从中选择沉没成本最小的。这种策略由于得出的最终结果是负面影响最小的选择,故而最差情况下你的”损失“是最小的。
策略二,将所有选择代表的裨益排序。从中选择最大的。这种策略由于得出的最终结果是正面影响最大的选择,故而最优情况下你的”收益“是最大的。
策略一属于保底策略,最差情况下损失最小,同时意味着此时收益不一定是最大的。策略二属于冒险策略,最好情况下收益最好,同时意味着此时损失可能也很大。这又归结到了一个互斥问题。
当你想对一个互斥选择决定最优的时候,本身寻找最优的方案又成了一个互斥选择问题。世界上所有问题的最优解其实都是局部最优解,而非全局最优解,当放大到更广阔的时间时,更加无法得出所谓的最优解了。
知道了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将所有选择的裨益”雨露均沾“时,才能更好的理解:放弃是为了更好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