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很久,决定还是就这个题目写点东西,也许要跑题,也许会说的支离破碎,不知所云,但尝试做总比躺着想更有实际的意义吧。
论生命的意义?这几个字看着都让人发晕,有这么多人在追求生命的意义,而我一个连到底什么是生命都还没搞清的人,凭什么谈生命的意义,又论的有多么高妙吗?这不是我所看重的。
但必须强调的是,我们曾经长时间生活在“追求公理”的时代里,很显然现代社会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人知道了:原来公理并不代表着对错,它只是大家公认的原则而已。对错在这个世界上早就不再是衡量事物的唯一标准和绝对价值尺度。这个概况既不是说“真理往前一步,就可能是谬误”,也不是说“谬误往后一步,就可能是真理!”而是说,我们有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价值观,判断观,是非观,彼和此的认定在不同的境遇里收到的待遇也不会相同。我们以往是求同存异,但现在更多的是求异存同。
你的最大化价值已经不再被你能做什么而决定,而被你的“不可替代性”所决定。在当前这样还是一个“大众化”的时代,你与我的差异性在哪,有多大?往往决定你所能达到的高度。背景和出身,关系和资源当然仍旧有强大的支配力,但人类的进步需要导致这些长久存在的固定模式必须被打破,否则人类前进的脚步必然被固步自封。如果我们还想往下走,走到更美的未来的话。
讲一个简单的生物知识。
我们都知道有一种很小的生物叫蚂蚁,蚂蚁很小,却也很神奇。它们的组织协调能力,无与伦比。怎么做到的呢?它们没有那么高的智商,如何在个体与个体之间做到区分与联系,分工与合作的?通过气味。气味是他们沟通的最重要的桥梁。然而,如果我们刻意的改变某一只或几只蚂蚁的气味会发生什么呢?没错,驱逐出境!就是这么简单残酷,没有商量。你能说被另外加进气味的蚂蚁有什么不同吗?然而对于那个群体来说,它的确是异类,不可接受。你能说这样的一点点改变有什么了不起吗?觉得它们到底是没有思想没有智慧的愚蠢生物?
我们人总是以最高级生物体自居,觉得这样的错误我们是不会犯的。其实,这实在是高估了我们的生物本能。生物的本能都是斗争和攻击,而斗争最激烈的地方恰恰是人类,而不是任何其他的物种。我们以为我们不会犯蚂蚁们犯的那种低级错误,但我们有没有想过,横亘在任何人面前都有一样叫“意识形态”的“气味”?如果有人发现你的意识形态这种气味改变了,你想想你的处境会怎样?不是说必须死亡,至少是必须滚蛋。那么什么是意识形态?说穿了就是我们某个群体里存在思想里的共识,“道不同不相为谋”嘛!什么会决定意识形态?政治的,宗教的,地缘的,道德的,历史的,文化的,财富的,阶级的,甚至个人爱好,兴趣等等都可能影响意识形态,各自加以区分。那么不免要问,你说这种自我认同和区分比我们作为人这个共同体有更大价值和更严重的意义吗?
的确,我目前为止还是没有说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但其实我一直在说,如果直白的说,无比简单,一句话可以说完。
生命是没有意义的!
这并不是什么高论,也不是什么独论,更不是什么新发现,这就是事实,无数的人知道,却没说。
生命如果是有意义的?请问,是什么?是财富?是知识?是爱?还是家国天下?
生命如果是有意义的,为什么我们人类几万年的历史里仍然没有人搞清这个问题?要知道人类没有研究什么而几万年不出成果的。换句话说,如果有人知道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意义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还要不停的问,我们应该交一样的答卷,勤勤恳恳的背书就可以了啊!显然,并非如此。
生命之没有意义,是生命本身的问题。我们不妨抛开生命而谈意义。因为这里有两重定义,即什么是意义?怎样才有意义?对于那个涉及气味和意识形态的问题,我们都不能回答到底它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那都是在不同物种里发生的看似了不起的事,可追究意义难免会落入陷阱。因为绝对的对错和善恶还没有明了,绝对的意义又在哪里?我们很难给意义一个量化而确切的定义,那是哲学的工作,而哲学却也是几百年翻新一次,各家有各家的说法,所以我们才发明了“公理”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大众需要标准,标准可能不是最正确的,但一定是大多数人认同的。好,既然多数人认同,没办法,少数服从多数,不愿意一的边呆着去。
可我们究竟是在论生命的意义啊,如果我就此解题,答案是没有意义的,这不就像看了一则侦探小说,结果却告诉你不知道谁是凶手一样,难免让人有些怒火中烧吗?所以,我还是愿意继续论下去。
论生命的意义何在?我想不在结果而在过程,不在目的地,而在岔路口。我们的意义就是寻找,追寻,永不止步。寻找这个过程,不停的寻找才是唯一的意义。这就是生命前进的动力,要是所有人肯定了生命的无意义,那么便一生索然无味了。因此,我们不停的奔跑着追寻,相信意义在下一刻,不在此刻,永远不在此刻。就像活着,你活着的意义在于得到什么吗?在于既然你不选择死,只能继续往下活,既然往下活,吃着美味的饭睡着温暖的床总比吃一点垃圾,睡一夜桥底好过的多,为什么不如此呢?
这种解释和开始的结论一样,没有新意。毕竟新意本身不在这里。
论生命的意义只是一个题目,就像一块冰,它不是水,扔进水里,却终是水。好在这块冰泡不到火里去。
现在我们把这个题目扩大化来看。比如扩大为“论生命的多重意义”或“多重的生命意义”。这两个题目看似没有区别,其实,区别还是有而且很大。因为生命的多重意义是对个体而言的,而多重的生命意义却面向群体。哪一个更重要,在今天乃至往后的世界,这个问题也会越来越难回答。
还是从大众开始说。大众意味着大多数的共同倾向,无论这个倾向是什么,总之有这样一个倾向在。但历史告诉我们多数有无穷力量的时候,也让我们看到多数的无穷破坏力。因为大众随时会变成群众,长成庸众,变成放纵!一个多数群体放纵起来,烂摊子是很难收拾的。好在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的概率已经越来小,尽管这个过程还很漫长,但好在没有停下脚步。
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异彩纷呈的原因并不在于共性,反而在于差异性。当我们从单细胞生物发展到雌性繁殖,再到两性繁殖的时候,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认可差异性,追求差异性,甚至连近亲繁殖都是不被认可的。因为只有差异,多样才能让我们更加强大,面对正在面对的和将要面对的挑战。这也许可以理解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也许可以理解为自然对人类的恩赐。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从来就不生活在单极社会之中,比如我们有对便有错,有唯心便有唯物,有形而上便有形而下,有高低,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等等。人类就是在这两极之间来来去去,摇摆不定。值得高兴的是,这样的两极越来越破碎,于是我们迎来了一个叫“破碎化时代!”
破碎化时代和生命的意义有关系吗?我只想说简直不能再有了!我们必须为这样的时代到来鼓掌,甚至载歌载舞。破碎化意味着不完整,不完整意味着不强大。可这有什么好处呢?当然有,不完整意味我们有更多的标准,更多的标准产生多重尺度,当人类智识进一步发展后,我们便可以理解和接受这种不完整和破碎化。我们再也不需要“强权”,不需要统一来保护我们,那个时候谁都不具备伤害他人的能力。目前为止,我需要强调,这里不包括政治,至少是当前阶段不强调。
多重意义何在?在尺度里,我们可以告别那种一个班里优等生和差生的单一状态,先不论未来是不确定的,就当前来说也是不确定的。也许一个学霸在轮滑界就是个弱智,但那个倒数第一却是天才,那么他们的本质属性的等级化便被击的粉碎了。而这种现象不再仅仅表现在这两个人身上,在未来它很可能表现在全班六十个人身上,他们在成绩这个同一的尺度里有三六九等,但世界的破碎化,公理的破碎化,人类观念的破碎化都会改变这个现状,我们会被划分的越来越小,我们在不同的维度里有不同的价值,人的尊严性不必要被什么统一的模具定制,这就是多重的意义。也就是多重生命的意义。这个意义有多大,我只能说是非凡的!
那么生命的多重意义靠什么确立?以及确立之后呢?
途径很简单,就是两个字——自由!自由怎么理解?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话“从心所欲,不逾矩。”怎么理解,就是说自由是你可以随心所欲,但必须在一个框架体系之内。怎么还是有框架?当然,框架是必然的了。我们现在能做到的仅仅是这个框架越来越多,越来越个性化,每个人每个群体都可以参与制定自己的规矩体系,在那个体系里你拥有为自己设定的自由。我们遵循的不再是一个价值系统,而只要你的框架是合理的,另外一个框架内的规矩你可以不遵守而依然获得自由。也就是说,你追寻生命的意义更加多元化,你不需要和几百万几千万人拼个你死我活获取唯一的合格证与通行证,难道不值得庆贺吗?不值得我们期待吗?
龙冬说过这样一句话:自由,是近,而非远。自由是个体,而非众人。自由是小出版社、小书店、小的新书首发式、小签售、小阅读座谈会、小聚、小开本图书、小收益、小乐趣。自由是小声,而非高调。自由是柔弱,而非刚强。
你看看,的确可能有很多人在恐惧这样的时代,在产生不必要的担心。不必管他,因为体系不同,维度不同,如果他不跳出来,是看不见外面的世界的。旧的事物必然死亡,新的事物就算艰难困苦,但出头之日总是比旧事物大的多。
这就是我所谓的生命的意义。它凌乱不堪,却满含真挚。如果必须用一句话做结,我希望说:生命是没有意义的,唯一的意义就是寻找。可喜的是路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分头行动,而最终我们也会殊途同归。因为作为人的本质不变,我们彼此求得爱的归属也不会变。
2016|6|6 晨 18——30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