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喜马拉雅音频的文字版,想要收听节目可以喜马拉雅上搜索“吕什么”,或者搜索微信公众号:吕什么的读书空间。)
上期节目,我给大家分享了关于提高学习能力的一些经验,包括我们学习的途径有哪些,如何用任务驱动我们学习,以及如何快速的学以致用,适时地制造反馈等等,其实,不管是想要有效的学习,还是想工作的时候更有效率,都需要拥有另一项能力——专注,本期节目,我们就聊一聊如何提高专注能力。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自己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周围忽然安静了下来,你能感受到的只有你自己和你正在做的事情,等你做完了事情之后,才发现不知不觉过了好几个小时,自己一点都不知道,这就是专注。而随着人们的脚步越来越快,除了刷手机,我们越来越少的去专注做一件事情,那么我们该怎么学会专注,提高做事情的效率呢?在时间管理那期节目中,我也给大家介绍了如何排除外界对我们的干扰,来保持专注,那么今天我就从我们自己的心理层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提高我们专注的能力。
首先,想要保持专注,全心全意的沉浸在自己在做的事情中,就要求我们对自己当下的体验要完全满意。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却很难做到,因为我们的大脑总是过度活跃,处于半失控状态。想要专注,我们要能清楚的觉察到自己大脑的活动,观察自己的大脑什么时候会趋于平静。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小练习来观察自己大脑的活动:找个地方坐下来,将脊椎挺直,不要靠在任何地方,然后观察自己的呼吸,但是不要控制它,只是观察就可以了。这个练习叫做:思维觉察训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冥想”。方法很简单,但是做了之后就会发现很难,为什么?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控制自己的思绪,但是很快你就会发现自己会不知不觉的控制自己的呼吸,开始胡思乱想,你可能很难停止思考,脑子总是不停在运转,但是这个时候,我们不要放弃,因为让大脑平静只是一个目标,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所以要尝试重新开始,你只要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慢慢就能学会觉察我们的思维。对于初学者来说每次坚持10-15分钟就好了,随着自己的大脑放缓,很快你就会爱上这个感觉,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延长时间。通过这个练习,我们就能慢慢学会掌握自己的思维,提高专注的能力。
之所以要大家进行冥想的练习,就是要学习感受和控制自己的思绪,帮助我们控制自己当下的感受,也就是我们怎么来看待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我上大学的时候,认为只要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程就好了,所以对英语的学习很是排斥,总是认为没有什么用处,所以经常逃课,就算去上课了,也是一头雾水。但是我的一个室友却特别喜欢英语,大二就考了GRE,每到周末就喜欢去街上找一些国外的人聊天。现在回想起来,其实英语对于我们来说本身并无好坏,就是因为我们对英语的解读不同,让我和室友的感受却截然不同。我们大多数人专注的时候,都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我们对一件事情反感或者持反对的态度的时候,就很难专注的去做。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当下的感受,从心态的转变,来改变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才能更容易专注的做事情,同样是半杯水,消极的心态就会认为只有半杯水,不够喝,而积极额心态去看则会认为,至少还有半杯水可以喝。
其实,我们对一件事情的所报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设定的目标,比如我那位室友,他的目标就是能出国深造,所以,英语对于他来说,就是他实现目标所必须的一项技能而已。目标的制定至关重要,决定了我们对一件事物的看法,也就决定了我们能否专注的去做这件事情。在前面的节目中,我们讲了如何制定人生的大目标,但是关于我们所做事情的目标如果制定的不恰当的话,就很容易失败或者充满挫折感,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只看重完成目标那一刻的感受,而忽视了实现目标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制定的目标往往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这本书中,就说到了如何制定目标,才能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也就是进入专注的状态,他告诉我们制定的目标不仅要明确,还要有一定会的挑战性,挑战的难度要略高于能力,在能力提高或者目标上调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成长的乐趣,也比较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保持专注。我们在上期节目说过,想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就需要给自己及时的反馈,工作中也是一样,如果我们付出很大努力,只是为了目标实现那一刻的话,就很容易迷失在努力的路上,所以我们要学会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的目标,每一个小目标的完成都能给自己正向的反馈,让自己更有信心的去完成真正的目标,比如这个课程节目,如果让我一下子写出来20期节目,就是一个大目标,很可能写到一半就不想写了,但是,如果分解为每周更新一期节目,就很容易坚持下来。所以设定目标的好坏决定了我们专注的程度,因为目标制定的合理,我们就不会感觉到挫败或者不耐烦,不会瞻前顾后、胡思乱想,工作和学习就会高效。另外,我们还要明白,目标只是为我们指明方向的,而不是用来提醒我们离终点还有多远。
想要保持专注,需要我们做事情之前,还要事先想好解决方案。我们人类是一个情绪化的物种,如果事先没有想好应对的方案,一旦遇到问题,我们很可能一下子就变得情绪化,不能冷静应对,就会被情绪控制,根本不去想其他的解决办法,但是有些人却总是很冷静,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他们都能控制自己,做出理智的反应。前面我们提到的冥想练习,可以让我们能够观察自己,对突发事件保持冷静,但是,仅仅有意识是不够的,意识本身并不能改变什么,要想能更好的保持理智,我们最好将要做的事情在大脑中预演一遍,想好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就能够应付出现的大部分问题,从而能够冷静的处理各种问题,而不是被情绪所左右,从而保持专注。
国外有一个研究证明,我们90%的时候都无法安心专注于眼前的事情,我们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总是会畅想未来,比如你做完这件事情有多开心,目标完成了想去哪里放松一下,就很难专注的去做事情,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用目标激励自己,而是说如果我们总是想着未来,不能很好地专注于当下,慢慢的就会感到当下的事情是一种折磨,是一种为了你的目标而付出的代价,让自己走神。那么,当我们开始幻想未来某一件事情的时候,该怎么样将自己拉回到当下,不至于走神呢?其实,我们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然后呢?就算我们现在结束了当下的工作,转做下一件事情,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吗?人生就会完美吗?你会一直感到满足吗?还是会开始去完成另外一个目标呢?我们不知道下一件事情,下一件工作会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知道当下的工作,所以与其去幻想一个未知的事情,不如改变心态,专注于当下。所以当我们走神的时候,问一下自己“然后呢?”它会让我们意识到,一切都是一个循环,无论我们完成多少目标,总会有下一个目标在等着我们,与其幻想未来,不如活在当下,享受当下带给你的喜悦。
有时候,我们做了所有该做的工作,却总是会遇到各种未知的变化,而想要保持专注,我们就要学会拥抱变化。很多时候,变化会让我们不适应,所以我们总会本能的抵制变化,哪怕这些变化是对我们有益的。而我们要知道,所谓的变化都是已经既定的事实,不管我们是抵制还是忽视它,都不能改变它的存在,所以我们要去接受变化,去坦然面对它。大多数时候变化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圆满,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正视变化,全神贯注的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很多人多过于关注实现目标的那一刻,这很正常,我们都会有这种心理,问题在于,很多人的这种想法让自己内心无法平静,甚至打击自己的自信心,妨碍目标的实现。通过本期节目,我希望大家能够找到自己当下的状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专注于当下的事情,提高自己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让自己更快的进步,下期节目,我们就聊一聊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让自己每天都能比前一天更进一步。
最后谢谢大家收听我的节目,音频下方有文字版内容,大家也可以通过搜索微信公众号:吕什么的读书空间,或者在简书上搜索“吕什么”找到我,我们下期节目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