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来学点心理学

老来学点心理学

作者: 李庆建 | 来源:发表于2019-01-30 19:37 被阅读74次
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认识的一位朋友是某老年电视大学的副校长,她说现在学校的课程一出来,名额短短时间就会抢光。因为没有学制的限制,参加了多次课程的老人还想学习,就只能继续让他们上,其他想上课的老人,就只能等了。

根据身体状况对老人进行分类,可以把老年期细分为三个阶段:

1,初老

2,中老

3,老老

以个人的观察,处于乡村初老阶段,城市中老以前(含中老)阶段的老人,有比较强烈接收新知识的意愿和能力。

而在老老阶段能够持续学习,或者说有比较好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在初老、中老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将这种习惯延续到老老阶段。

老来学点心理学

心理学对于国人来说,既是一个陌生的,但也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学科。因为我们每一天无不在和它打交道,我们每天的起心动念,都受着它诸多规律的影响。

在深度心灵探索的十多年经历中,会发现身边的很多人,都是被动地受着个人和他人心理的影响,不知不觉地走着自己的人生路。

有些人运气好,走的比较顺利;有些人则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不仅中年不顺,老了还要经受很多的挫折。

这些挫折深究一下,常和性格倔强、脾气暴躁、关系经营不佳等挂钩。

<1>性格倔强

固守几十年的行事风格,利益看的很重。以我父亲举例来说,即使中风半瘫在家,也是谁来看时包的红包大觉得谁好。

<2>脾气暴躁

家中一方脾气火爆,另一半则必须要隐忍,乃至下一辈都看不下去。

说话咄咄逼人,总是以很挑剔的眼光评价别人做的事情,虽然“赢得”家人的权威,但是一旦离开权力区域,就没戏了。

<3>关系经营不佳

也可以说是关系错配,常常不自觉地破坏老中幼(青)的关系序列,比如为了养育孙辈,可以不顾夫妻之间的关系。

老年人也需要心理营养

现今社会比较普遍的问题是老人在帮忙照顾孙辈,或者为了不麻烦子女而选择独居(两老独居),因为没有心理的支撑,导致没了自我,要么对孙辈爱的过深,引发与子女的矛盾;要么没有提前做好养老准备,经济与情感上遭受困顿。

两人两手画心

根据诸多的研究,老人对控制感有着很高的要求,他不希望什么事情都被人代劳。

控制感,老老的人需求要高于中老,更高于初老。原因在于老老者对身体大多部分或者全部丧失了控制权。这时内心充满了恐慌和焦虑,如果这个时候非身体的控制权也没了,他就会觉得自己的价值感没了。

如果能让老人了解自己想法的来源,了解动机如何指引我们生活的方向,掌握不同说话方式对于家庭关系的改善,以及该以何种心态面对当下及未来的老年生活,将有助于老人更好的适应老年生活。

对于老人来说,社会环境对于性格的塑造,占了比较大的比重。身边是群什么类型的人,个人就是什么类型的人。

通过心理学的学习,了解不同类型人群的特点,可以帮助老人开阔视野,同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除了同龄人的相处,更重要的是隔代的相处,能够让两代人、三代人理解各自生活方式的优缺点,从而能够取长补短,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家庭氛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来学点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mb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