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作者: 聆心2016 | 来源:发表于2019-04-21 11:09 被阅读0次
by聆心

昨天是周六,难得的一个双休日,接待了来自泰安的朋友,穆允刚老师。开车带他在周边转了一圈,去了一下竹子庵和十八盘处的劈石口,随后和翠萍三人一起去了王哥庄的会海舫,吃了中午餐。

3:00结束,整个过程随意闲适如春风拂面,感受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美好。

我喜欢交往这些没有控制别人野心的人,对于成长于控制和被控制(心理学意义上的控制,并非物质世界的控制)洪流中的我来说,这种关系让我很疗愈。

感觉翠萍成长了好多。尤其是心量格局上,她开始越来越活出自己的那份自在来了。

她是大学老师,为人处世中有很多单纯的东西,在诸多社会油锅里的老油条们来说,单纯的另一个同义词是“稚嫩”,甚至是“幼稚”。而人其实是没有好坏对错的,你自己所有的限制,也只是你的一个特点而已,就比如我有时候的底蕴不够丰厚,但我有其他的别人无法企及的特质,比如表达能力,比如有激情时的感染力。何况底蕴这个东西,并不是个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放在时间的维度上来看,今天的不够,不正是明天来填补来提升的楔子吗?所以说,所谓限制,不过是拿别人作为规矩,来切割自己的结果。而放下了这个工具,你就会看到,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哪怕他的短板也是他独一无二的东西,何况压根儿就没有短板。我发现自己在这个问题上,实现了超越,超越了我过往一直跟某个朋友比,这一想法自我受限。

嗯哼,我是一个多么美的存在,我有那么多别人无法企及的光芒和特质,下一步就是需要我去把它活出来了。太棒了!

从穆老师身上,我又一次的管中窥豹,看到佛法的一斑。知道了阿赖耶识这个概念内涵,得知了穆老师的师兄是这方面的影响人物这一资源,并且起心动念,想要读六祖慧能的《坛经》。

他给我的又一点化是,真正的清净是在俗世生活中把事儿做好,不纠结,不执着的心之清净。而不是切断过往和未来,包括现在的所谓“一了百了”。这跟刘老师所说的,大乘佛教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让我对这部分内容,又有了精进。

自前天晚上跟刘老师的交谈开始,冥冥之中,似乎有一个什么样的力量在指引着我向前,跟佛法越走越近,说不清,只想感恩,阿弥陀佛!

写到这里忽然觉得心里,不光是清净,而且有一份欢喜在,想跳跃,想微笑。看来真是“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穆老师送了我一对儿柴烧的杯子,材质是泰山陶土,非常拙朴,天然手工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拿在手里,让人心生欢喜。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md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