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一章中仔细的论述了“有”与“无”,让我对于它们有了新的认识。
“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 有车用之 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用之 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用之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最后的总结句大概在说:因此,“有”是事物存在的条件,“无”才是事物的功用所在。
对于“有”,我们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存在可被看见。比如我们生活中的桌椅板凳,世间万物——人、鸟、草、虫、兽,等等,都是“有”。
我们却常常忽略“无”。那么何为“无”?用老子的角度来解释就是空间,正是空间的存在使得此物能够承载它物,实现它的功用。
本以为“有”跟“无”就是小学学习的最普通意义上的反义词,一个是存在,一个是不存在。没有想到 ,“无”还有这样的深意。
仔细回想起来,生活中确实也存在着这样的无,只是常常忽略罢了。
我们在谈起园林的美时,常常会说起它的“移步换景”,大家绝对回想起来,它的每一扇多形的窗总是会给人不一样的风景,那风景在那扇窗里是独特的不一样的。
这不也正是,窗的“无”成就了那片景的美。
谈到“人心”复杂、多变,多少人在想猜测、摸透的路上消殒。“人心难测”,这四个字足可以看出它是不可捉摸,也捉摸不透的。
人心存在,即是“有”;那不可捉摸,便是“无”。
正是这“无”,使得每个人都不同,即使皮囊再过相像,也因为这“无”也各有千秋。
但并不是说“有”就没有“无”好。它们之间是不能用谁比谁更好来比较的。
我们可以说它们相互依存,也可以说它们一先一后。总之,它们的存在是合理的。就如同你非要比较“白天好还是晚上好”,本身就没什么可比性。因为我们既需要“有”也需要“无”,既需要“白天”也需要“夜晚”。
与大家分享一下今日所学到的“有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