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事说出来
文/瑶静
1930年,约瑟夫·普雷特博士——他曾是威廉·奥斯勒的学生——发现了一个问题:来波士顿医院求诊的女患者中,有很多人生理上根本没有毛病。有个女病人的两只手由于"关节炎"而无法活动,另一个患者因为"胃癌"的症状。痛苦不度,其他人有头疼的、腰疼的。都是长年发作,无法制止。但经过最彻底的医学检查后却发现,这些妇女生理上完全正常,医生们都说:"这是他们脑子里有病。"
但普雷特博士却认为,单单叫她们"回家去把这件事忘掉"是不会奏效的。于是他开了这门"应用心理学"的实验班,希望帮助他们根治心理上的疾病。"
对他这种作法,医学界一开始是怀疑者居多。给果却是意想不到的好,这个班开设18年来,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实验后"痊愈"。有些病人到这个班上了好几年课,几乎象上教堂一样虔诚。我那个助手曾和一位上了九年而且很少缺课的妇女谈过。她说,她刚来时深信自己有肾炎和心脏病,这使她忧虑、紧张,有时甚至突然看不见东西,于是她又害怕会双目失明。可现在她身体状况良好,虽然已经有了孙子可看上去只有40多岁。
她说:"那时我几乎想一死了之,可我后来在这儿懂得了忧虑对人的害处,学会了怎样消除忧虑。我现在有资格说,我的生活太幸福了。"
这个班的医药顾问罗丝·海芬婷大夫认为,减轻忧虑最好的药就是"跟你信任的人谈论你的问题。"她说:"我们把这称作净化作用。病人到这里来的时候,可以尽量讲她们的问题,直到把这些问题完全赶出她们的脑子。一个人闷头忧虑的时候会造成精神上的损失。我们应该让别人分担我们的难题,我们也得分担别人的忧虑。我们必须感觉到世界上还有人愿意听我们的话,也能够了解我们。"
我的助手亲眼看到一个妇女。在说出她心里的忧虑之后,感到一种非常难得的解脱。他有很多家务事方面的烦恼。而在她刚刚开始谈论这些问题的时候,她就像一个压紧的弹簧。然后一面讲,一面渐渐地平静下来了,等到谈完了之后,她居然能面露微笑了,这些困难是否已经得到了解决呢?没有,事情当然不会这样简单。她之所以有这样的改变,是因为她能和别人谈谈,得到了一点点忠告,和一点点同情。真正促成变化的,是其有强有力的治疗功能的语言。
就某个方面来说,心理分析就是以语言的治疗功能为基础的。从弗洛伊德的时代开始,心理分析家就知道,只要一个病人能够说话——仅仅只要说出来。就能够解除他心中的忧虑。为什么呢?也许是因为说出来之后,我们就可以更深入地看到我们的问题,能够看到更好的解决方法。没有人知道确切的答案,可是我们所有的人都知道"吐露一番"或是"发发胸中的闷气",就能立刻使人觉得畅快多了。
所以,下一次我们再碰到什么情感上的难题时,为什么不去找个人谈一谈呢?
把心事说出来,就是波士顿医院所安排的课程中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下面还有一些我们在那个课程里所得到的一些概念——如果你是一个家庭主妇,你在家里就可以做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