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火的陈情令,从六月未开播时4.8的豆瓣评分,一步一步涨到的7.9,评分人数更是以51万余人的数据,取代《琅琊榜》保持的32万余人记录,成为豆瓣史上的国产剧榜首。海量数据的背后,是观众观影体验的提升和对剧本情节的认可——在爱情、家庭、伦理剧盛行的当代影视行业,知己主题的出现可谓别具风味。它不似爱情般缠绵,却有相逢恨晚的绝美,不似家事般琐碎,却有说不尽、道不完的情结与思绪。有常道: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人生在世,得一知己,何其幸尔!又何其难尔。
一杯知己,易遇难逢。如一壶美酒,得之者,幸;不得者,命。苏轼曾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在世,也渺小如蜉蝣,似宇宙一尘埃,倘苟活于这万物之中,只有一人、一酒、一坐骑,虽也可逍遥自在,却终究是少了几分生趣。于是,忙忙碌碌的人海中,寻觅可交心者成了人生的一大乐趣。只是这交心之人,相遇,何易,相逢,又何难。就如蓝湛、魏婴,二人虽很早相识,可不夜天一战之前,谁有对谁有十分的了解呢?不过是喜于生活中的打闹逗趣罢了。而这一战之后,两人才慢慢地明白心之所想,慢慢地在冷静中熟悉对方。正如十六年后二人的内心独白:“蓝湛,敬你!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无他,问心无愧而已”“管他诽我谤我,问心无愧而已”。一句问心无愧,应了当年“锄奸扶弱,无愧于心”的誓言,也使得二人终于敞开心扉,放下身份门第等的差别,成为历经磨难下,真正意义上的知己。十六年的等待,相遇,何易,相逢,何难!
逢一知己,何其幸哉。十六年的等待,终于让魏无羡与蓝忘机这对知己相逢,虽说过程可谓曲折,好在结果倒给人宽心。或许有人说,这神话般的知己太过飘渺,可现实中又何尝不乏这样的交心之人呢?知己,就是廉颇最终放下偏见,负荆请罪,与蔺相如二人的刎颈之交;是俞伯牙一曲高山流水,与一笠樵夫钟子期心有灵犀的知音之交;是左伯桃与羊角哀双鬼战荆轲的舍命之交……或许二人身份地位相差悬殊,但知己,却从来不会受到这些羁绊。知己看中的,是一颗真诚的心与默契的魂,是你不言,我不语,我却知你心中所想的感应。无需多余的语言,不必矫饰的文字,只一个眼神,便可换一个会心的微笑。似此知己之交,何其美好,何其有幸。
自然,时代的变迁,也带动着知己形势的变化。可能没有了以前奏琴赏水的高雅情调,可基本的默契与信任是必不可少的。像现在人常常挂在嘴边的“闺蜜”与“兄弟”,其实也是知己的一种体现。毕竟若是没有共同的兴趣,若是彼自然,时代的变迁,也带动着知己形势的变化。可能没有了以前奏琴赏水的高雅情调,可基本的默契与信任是必不可少的。像现在人常常挂在嘴边的“闺蜜”与“兄弟”,其实也是知己的一种体现。毕竟若是没有共同的兴趣,若是彼此三观天差地别,又怎会成为挂在嘴边的伙伴。两人一起讨论着喜欢的话题,看着有趣的电影,逛着琳琅的商场,读着心爱的书籍,会心处相视一笑……这种相交自然美好,只是这其中有多少人是真正与自己交心的呢?同样一件事若换作其他任何一人亦可同行,那又怎样证明,此人,便是我们的知己呢?或许有句话说的极为形象:感觉来了,啥都挡不住。有时我们交的,就是一种感觉,一种舒服的状态,一个正确的人,一位不计较名利得失、患难与共的挚友。也许越来越快的节奏让我们来不及将知心之交从繁杂的人际网络中抽出开来,找到那个难逢的知己,但是,无他,用心做好自己,无愧于心,便好。或许早已相遇,相逢,只在路上。
杯酒易醉,知己难逢。只要相逢,便不会太晚。让这份相逢悄然降临,如孩童手中的一粒糖果,甜蜜而美好;让这份相逢快快来到,如久旱逢甘霖,润人心田。一曲绝响,浅吟低唱;细细品之,余韵犹存。知己之交,无外乎此。
(18传媒新三朱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