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是中国历代女作家中最杰出的一位。她自由洒脱,为人不隐忍,为文不隐晦,写作就是表现自我。从十三四岁的少女情窦初开,到少妇的闺中思怨,再到寡妇的哀婉凄切,她都坦坦荡荡地写出来。她的心灵自由奔放不羁,道德也是从容坦荡不遮掩。
丈夫赵明诚是金石学家,两人有“赌书泼茶”之典故,记录在《金石录后序》。
赵明诚的艺术才华也许在李清照之下,他也曾在暗中较劲,却输得一败涂地,心悦诚服。李清照将《醉花阴·重阳》寄给赵,赵明废寝忘食三天写出50阙,再将李的词杂糅进去给友人陆德夫看。陆看完之后只说有三句绝佳,赵问他是什么呢?他回答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的诗是“女子自写照”,因为她内心极度敏感丰富,心地光明,无所愧疚,比起“男子作闺音”就更亲切、真实而不矫情。
鲍鹏山认为在历代女作家中能与李清照比肩者大约只有张爱玲,但是张爱玲的性格阴冷,褊狭,尖刻,自私而不自觉;李清照则阳光、和蔼、柔媚,多爱而不放肆。张爱玲深刻老辣,解剖生活,审视众生;而李清照仁爱温婉,享受生活,审美万象。张爱玲是病态的,李清照是健康的。张爱玲的文章是冷箭,李清照的词是明枪。
李清照自由无碍,洒脱不羁,无所顾忌。她对历代词人指点评论。她批评唐二主是“亡国之音哀以思”,批评柳永是“变旧声作新声”却又“深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即便是晏殊、欧阳修、苏轼这样的大人物,她也毫不怯场,承认他们“学际天人”,又批评他们“不协音律”。丈夫赵明诚评她是“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他对妻子是致敬而热爱的,愿同她一同隐居。
晚年名作《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以黄花自喻,将自身不幸与国家残破融为一体。
实际上黄花意象在她前后期词里是连贯的。在她潜意识里,也许黄花就是她的前世今生。最后秋风来了,霜降来了,金人的铁骑和战刀来了,山河破碎风飘絮,一朵娇弱的黄花也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