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2016年12月18日 凌晨00:23
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这本书里曾说过:
如果你足够幸运,年轻时候在巴黎居住过,那么以后无论你到哪里,巴黎都将一直跟着你。因为巴黎,就是一座流动的盛宴。
回想过去一年的经历,觉得挺梦幻的。
从没想到自己能有机会去巴黎留学,在这座我向往已久的浪漫之都。在此之前,我看过无数与巴黎相关的电影、书籍和名人轶事,这些都使我在不知不觉间与这座城市产生联系。
“生活在别处”,直到回国以后我开始怀念起巴黎的一切,巴黎行色匆匆的男男女女,巴黎街角的咖啡馆,巴黎大大小小的博物馆。
记忆会逐渐消退。此刻能记住的事不一定以后还能清晰回忆起。我想趁着记忆还未磨灭之前,尽力记录下一些与巴黎有关的回忆。
法蘭西札記 | 开始篇
迟来的法国
比预期晚到了二十一天,经过漫长地等待终于拿到签证,立马买好机票,火速飞往法国。结果一来就是当头棒喝:
- 错过了头两星期的法语课,导致后来法语分班分到最基础的等级;
- 错过了学院的Welcome Drink,与新同学认识的认识的机会失之交臂;
- Housing Office 给我准备好的房子白白空了二十天,结果房租还是按照整月算;
- 刚来的时候开销是最大的,结果第一个月的奖学金竟然被减半,还不够付房租的,简直就是噩耗。
幸好后来有朋友来安慰我说,相比接下来的一年,这迟来得一个月又算得了什么。与其整天忧愁,还不如调整状态,赶快适应新生活。
法蘭西札記 | 食物篇
适应新环境,首当其冲的就是新的饮食文化吧🍴🍷🍰。
从第一顿饭的不良印象,开始逐渐适应,到后来爱上了法棍奶酪和西餐文化,从这个过程中我也在渐渐地融入法国文化。
The first meal
第一顿在Ecole Polytechnique吃的午餐就留下了非常不好的记忆。
记得当时点了一个牛排薯条,配菜是蔬菜沙拉和餐后甜点。牛肉三分熟还带血,根本就咬不动;配菜完全没味道,还原了食材本身的风味;最后发现能吃的就只有薯条和甜点。最悲剧的是,秉承什么都试一下的原则,自选的sauce一顿乱加,结果红酒配咬不动的牛排,芥末配上了配菜,最后硬是没吃完。
而且,这一顿吃了4-5欧吧,还没有适应这边的物价,暗自觉得一顿还挺贵的!当时心想,这下完了。难道以后就站在这个食堂吃一年吗?那我岂不是难过死!
逐渐适应饮食
我的适应能力还挺强的,没两天就差不多喜欢上学校食堂Cafeteria的食物了。因为是外国人吃饭是自助式的,所以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的口味,秘诀就是:只拿自己喜欢吃的,那些酱什么的千万不要乱加。
业界良心食堂
后来去了尼斯,吃Crous的食堂才发现EP的食堂真是业界良心啊!据说是学校比较好的缘故吧,政府给的补贴多。摊到我们吃一顿基本上3欧就可以吃到撑了。
- 主食每天都有不同的选择,而且周一到周五每天还会换菜谱。厨师有时还做各国风味的食物,德国香肠,摩洛哥Coco,还有中国的炒饭(不过完全没有掌握精髓所在,外国的米特吃起来特别硬)。我最喜欢的主食是 Boeuf Bourguignon勃艮第红酒牛肉,蟹肉和鱼排。
- 甜点超级棒,据说还在巴黎食堂评选中获得了甜点类的名次。种类丰富而且都还挺好吃的,当时担心吃多了甜点会发胖,甜点吃得不多,站在还挺怀念的!
- 蔬菜沙拉也好吃。国外真是改观了我对蔬菜沙拉的看法,原来沙拉也能做得这么好吃!一般我去餐馆点餐,前菜喜欢点三文鱼沙拉,强烈推荐!而且不加肉的沙拉也一样好吃。不要误解,国外的素食主义者吃的真的不差,健康有营养。而且食堂好吃还便宜!
但是有点不好的是,食堂周天不开门,平时的晚餐和周六只限量供应的食物,所以这时候我们都一般自己做饭吃,厨艺也在渐长。
渐渐了解西餐文化
在国外吃饭也是很有仪式的。就算不是在餐馆,有时候下课和同学去食堂吃饭,一群人两两相对而坐,边吃边聊也能吃一个多小时,有时吃到下午两点直接去上课。
如果遇上天气好的时候,我们也会去室外的草坪餐桌上吃饭,阳光午餐,好不惬意!
法语里午餐是le déjeuner,早餐是le petit(小) déjeuner,而晚餐是用le dîner表示,意义要比午餐更加正式些。一般法餐是由三道菜组成:前菜le entré、主食le plat和甜点le désert。如果担心吃太饱可以只选择前菜+主食,主食+甜点。
吃完这三道菜要花不少时间,但是法国人很享受这顿晚餐,一般好点的餐馆都需要提前预定。巴黎是座“不夜城”。关于这点最大的感触就是晚上九、十点街旁的餐馆里满是人,不禁感叹 C'est la vie!
灯火酒绿的夜巴黎后来去尼斯实习,因为尼斯是座海滨小城,也开始有了这样的生活。周末和好友相约古城小酒馆,吃完晚餐后再去海边吹吹风,或者去酒吧喝喝酒,小日子也过得挺惬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