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共读硅谷投资人吴军博士所著的《见识》一书,本次共读本书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建议大家阅读(第81—165页)。
凡天才必有过人之处,但我们与他们的差距可能不是生理上的差距,而是认识上、见识上、勇气上、格局上或方法上。
一个人的见识,决定了他最终能走多远,而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他的命运。
01
缺乏见识的人,事业和思维被局限了,就难以成大事。见识的局限就是砍柴的都以为皇帝是挑金扁担。
我的小学同学莉莉,高中毕业后就只身到北京打工,做二手房销售。努力工作了6年,因为销售业绩非常好,收入越来越高,被提拔成了店长。
莉莉凭着自己的努力,月收入达到五六万,用自己辛苦打拼积攒的钱在北京首付买了套公寓,还买了辆宝马汽车。
过年期间,莉莉开心地开着宝马车回到老家农村,本来想给父母脸上增点光。可是没想到的是,莉莉并没有迎来衣锦还乡的荣誉感,而是因为她的“炫富”惹来很多亲戚及同村人的指指点点。
邻居王大婶直接跟莉莉的妈妈说:过完年别让莉莉去北京了,一个女孩能挣那么多钱,买宝马、买房,肯定有问题,还是老老实实在家找个结婚对象嫁了吧。王大婶含沙射影地说莉莉要么被男人包养了,要么没干正经事。
莉莉的妈妈也被别人的闲言碎语影响了,劝她不要去北京打工了。莉莉知道真相后,内心也非常崩溃,大年初二就匆匆离开那个令她失望的家,回了北京。
莉莉同村的人可能因为没有见过身边哪个女孩子挣那么多钱,再加上嫉妒,才会用流言蜚语诋毁莉莉。最本质的原因是这些人的见识局限,认为女孩挣钱多就是没干正经事儿。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术于教也。”
由于认知及环境原因,有些人见识受局限,也讲不通道理,那么就要远离这样的人。
放眼身边,那些对自己的知识水平满意的人,身边跟着的都是一群平庸的人,他们就像是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自我陶醉,这种井底之蛙的感觉特别享受。当遇见与自己环境不一样的人或想法,就要极力反对或抵制,不愿意接受或改变。
只有抱着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的东西,拆除见识的墙,才能到达庄子的“鲲鹏展翅”的境界。
02
有一天,国学大师王国维被请到末代皇帝溥仪到家里做客,席间王国维临时起意,拿起几件淘来的古董,想在溥仪眼前夸耀一下,又是金石又是书画,逐一拿给溥仪看,溥仪看了以后就说有几件是假的。
当时王国维不淡定了,他可是精通历史、考古和古文字,对鉴定文物早有了自己的一套心得。可王国维当时也没直接说出来,多半也可能是不愿意直接冲撞溥仪,或者是觉得溥仪说法不够分量。
溥仪走后,王国维越想内心越狐疑,过了几天他就拿着古董去几个行家那边,让他们一辨虚实,没想到,溥仪说是假的那几个都是假的,而溥仪说是真的便是真的,王国维内心就对溥仪异常信服。
又过了一段时间,王国维跟溥仪聊起这件事的时候。溥仪说了一句:“我也不懂你们鉴赏那套东西,我只是感觉和我家里的不一样。”
这是我听过的最霸气的“见识”,在一种不知不觉中被环境感染,拉开与别人的差距。
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见识的高低,取决于我们成长及生活的环境。
03
那么如何提升我们的见识呢?阅读、旅行、懂规矩、交朋友都是提升见识与格局的方法,也是阅尽大千世界的不二法门。
阅读,可以让我们改变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审视人生;阅读,可以借别人的眼睛开拓你的认知,看书中大师的智慧总结提高你自身思想的维度。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此读书与旅行对于提高见识有重要的意义。
懂规矩,是一个人在行为礼仪、文化思想、对社会风俗认知上要提升。比如中国游客在瑞典“被驱逐”事件,不评判对错,其实是对“规矩”与见识关系最好的解释。
交益友,我们都希望和优秀的人做朋友,其实和他们在一起,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学人家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眼界决定境界,直接影响我们可以走多远。
人生这条河有三个维度,长度、宽度和深度,最后你对世界的影响力就是体积,体积越大影响力越大。
眼界宽,能看长远、有大局意识的人,通常对世界看得更加通透,会对事业与婚恋等重要命题,有更长远的规划,对事务轻重缓急的评判与划分会更指向长效与大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