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懒癌”

“懒癌”

作者: 赵一桐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19-12-11 03:52 被阅读0次

    14岁的女儿经常说自己是“懒癌”患者。我尝试理解她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不~想~动。

    我最近也是懒癌晚期,没有行动力,特别是关于收拾房间。

    同修来访,找到我真实原因→“挪”!真是太惊讶了……

    邀请大家看看我是怎么挪的!

    断舍离

    首先,“断舍离”做的不好:

    从上次疯狂买收纳箱到现在,井井有条的日子应该没有超过一个月。因为老是出门讲课,做助教,在家里的时光少。又想溺爱一下“辛苦”的自己。鲜花的包装、不再穿的衣服、换季淘汰的鞋子、两三件很是无用的旧家具…… 都还没有时间断!舍!离!掉。于是东挪西,西挪回东。也就有了许多的陈年老灰……

    其次,“物归原处”做的不好:

    今天几个同修还在说关于内感官比例的事儿,我这个内感高的关于收拾家真是头疼。对于感受型的我要的就是“舒服”就好!东西最好都放在一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哪里用了,就在那里“埋”了,下次用,在兴师动众地全家开“刨”,找出来。看上去就像左边挪到右边,右边挪到下边!物品各自没有归宿地……

    接下来就是关键,“我真的不知道呀”:

    原本小时候关于家的概念就不深,18岁外出住宿,学生公寓,员工宿舍,各种宾馆,公司住宅…… “家”~没感觉!

    学前儿童(尴尬)

    于是,别人嘴里的一天一打扫,我“不知道”意义何在?人家跪在地上擦地板,我更是“匪夷所思”。一切不就是服务我们的吗?用它们不就是为了我们舒服吗?

    特别是初嫁他人那几年,婆婆每天早晨叮咣二五扫出来的那点“垃圾”,我觉得真没有价值,不如睡觉。

    十几年与婆婆一个屋檐下的生活,我真~的~不~知~道~“感恩”洗好的衣服进了柜子,换季的鞋子进了盒子,脏了的卧具重新有了“阳光”的味道;冰箱里总是有吃的,暖瓶里一直有开水,房间的东西始终保持“洁净”的样子……

    对于一个将近40岁的我真的不知道这些家务是要有人做的吗?一定不是,只是我从来没有太在意。

    我忽然明白了孩子们的感受: 之所以理所当然,是真的没有感受!我们对家的参与度不高,也就造成了我们很多盲区。

    有时候看不见是因为没看

    所谓的盲区,就是它一直存在,而我没有去看。就好比我永远知道我的后背在那里,而我从不需要想尽办法看到它在那里。

    回到收拾房间,出嫁15年,当妈14年,自理30多年,(哈哈哈……一算真是震撼) 我一直都在等,好像等着等着就有人帮我搞干净,好像等着等着它就会自动回到一尘不染的样子。这不就是孩子“懒癌”的真正原因吗?等着……越勤快的父母,孩子等待的时间越短!屏蔽掉习以为常的唠叨,结果还是很满意的。

    还有另一个心理学方向分享给大家,“懒癌”是因为怕承担责任。不做→一个字“懒”,做了→娘啊!!!所有的评判、标准、规则、期待…… 一股脑上来。这部分,我同情男性,我感受到男人们在家里的处境,大概也是如此吧……

    下厨,可口的饭菜堵不住那张唠叨厨房如“战场”的“嘴”;扫除,干净的房间遮不住挑剔卫生间如“灾后”的“眼”…… 三番两次之后,男人退出领地,归还主权,牺牲的只有“不勤快”的名节,怎么算都是赚的!

    现在独立出来住的我,不习惯了!等着?家里那俩“只”比我修炼的还高深,完完全全“熟视无睹”,只要绊不到,怎么都好!叨叨?看着出力气干活的他,背书包上学的她,两耳不闻我叨叨,全神贯注看手机,我决定省省力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对身教的爹地妈咪远胜于一双言传的“父亲母亲”。

    我以为我是这样的!
    他和她看到的是这样的……

    带好手套,系好围裙,我也允许自己一点一点来。

    每天固定一小时左右做家务,视自己的情况而定;

    用喜欢的音乐或者电视节目声音来调节做家务的“好感觉”;

    每次只做一个小范围,让自己容易拿到成就感;

    整理好之后,刻意练习保持,好习惯随时养成都来得及;

    归还领地,同意他和她保持秘密,同时画出他们父女自己的卫生区;

    理论如此,以观后效!

    才思泉涌,都怪“茶”好……

    好茶,茶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懒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wngctx.html